在与李园密会时,顿弱采取了略有不同的策略。他同样献上了不逊于后胜的厚礼——精美的楚式漆器、来自南海的硕大珍珠、以及大量的金帛。但他言辞间,更多是利用和挑动楚国内部的矛盾。
“李公,”顿弱语气恭敬,却暗藏机锋,“外臣在楚,亦闻李公贤名,然……亦闻些许对李公不利之微词啊。”
李园眼神一凛,他自然知道国内反对他的势力不小:“哦?顿子闻得什么?”
“无非是些‘外戚干政’、‘祸乱朝纲’的老生常谈。”顿弱轻描淡写,却如同针刺般扎在李园最敏感的神经上,“更有甚者,暗中勾结军方,意图……呵呵,外臣不便多言。”
他成功引起了李园的警惕和怒意后,才转入正题:“如今秦韩有隙,此乃天下皆知。然,此实乃楚国稳固内部、李公巩固权位之天赐良机也!”
“此话怎讲?”
“秦之志,首在韩、赵。于楚,暂无暇亦无意南顾。”顿弱先安抚,随即画下大饼,“若李公能劝得楚王,对秦韩之争置之不理,严守中立。则秦王必感李公之情!届时,非但这些区区薄礼,秦王更愿与李公结为奥援,若楚国内部再有宵小之辈对李公不利,秦……或可成为李公最强之外援!”
这是将秦国的支持,包装成了李园巩固个人权力的工具。
接着,同样是隐晦的威胁:“反之,若楚欲北干预,则我大秦不得不分兵南向。届时,楚北境烽烟一起,国内那些对李公不满之徒,岂非找到了攻讦李公、甚至借机揽权的绝佳借口?恐于李公之大业,有百害而无一利啊!”
顿弱的分析,完全站在了李园的私人利益角度。保持中立,既能得秦之贿,又能得秦之潜在支持,还能避免外部压力激化内部矛盾;而干预秦韩之事,则可能外战失利,内政失稳,权力不保。
李园沉默了。他权衡着利弊。楚国疆域辽阔,但内部派系林立,他确实需要时间清理政敌,巩固权力。此时与强秦开战,绝非明智之举。况且,秦国给出的“好处”实在诱人。
良久,李园缓缓开口,声音低沉:“顿子之言,如醍醐灌顶。楚国之策,当以安定内部为先。秦韩之事,楚……不会介入。”
“李公英明!”顿弱心中大定。第二条,也是最关键的一条锁链,也成功锁上了。
带着成功的喜悦与一丝对人性贪婪的鄙夷,顿弱悄然离开了陈郢。他的任务初步达成。一条用金帛和诡计铸成的无形锁链,已经暂时束缚了齐、楚这两个最具实力干预秦韩之战的大国。
函谷关外的王翦大军,由此获得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可以心无旁骛地执行他们那“快速灭韩”的雷霆一击。
而此刻,远在新郑的韩王宫中,那位即将迎来灭顶之灾的君王,是否感受到了那来自西方和南方的、令人窒息的孤立与寒意呢?战争的阴云,正以前所未有的浓度,向着韩国那狭小的疆域,沉沉压去。
喜欢天下一帝秦始皇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天下一帝秦始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