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人参与进来、通过自身路径赚到钱,是水果生态能持续壮大的核心密码,也是伟大公司的共同特质。
单看一台 iPhone 的供应链,就涉及全球几百家企业。
从芯片、屏幕到摄像头、电池,每一个零部件背后都牵动着无数工厂、工人的生计,苹果仅靠硬件供应链,就带动了一条庞大的 “造富链条”。
上一世坊间流传的 “水果养活了华强北,华强北养活了国内手机产业”,虽是句玩笑话,却道尽了这种带动效应:
华强北从早期的苹果配件维修、翻新,到后来衍生出的二手机交易、周边生态,不仅撑起了无数商户的生意,
更培养了一批熟悉手机硬件、供应链的从业者,间接为国内手机产业输送了人才与经验。
而这还只是硬件层面的辐射,软件端的带动力更甚 。
App Store 上的开发者,从独立程序员到小型工作室,靠开发游戏、工具类 App 实现盈利的案例不计其数,苹果用 “生态平台” 为他们提供了变现路径,也让自己的软件生态愈发繁荣。
这背后,正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的直白体现:科技含量越高的行业,创造的价值与利润空间越大。
上一世,一台 iPhone 的利润分配中,苹果公司拿走了绝大部分,而这并非仅靠硬件本身 , 它的上万亿市值,更多是靠生态软件撑起的壁垒:
从 App Store 的分成,到 iCloud、Apple Music 等服务的订阅收入,这些 “看不见的软件价值”,才是苹果长期盈利的核心。
就像乔老爷子笔记里写的:
“当你的产品能让客户获得收益,且受益的客户足够多时,你的收益只会更多。”
把这句话代入后世的商业案例,会发现无一例外。
风清扬的魔宝便是如此, 它搭建的电商平台,让无数中小微企业、个体商户突破了地域限制,把生意做到了全国,甚至全球。
即便后来魔宝面临各种争议,却没人否认它的伟大,核心就在于它 “带着大量人上车”,用平台力量激活了无数个体的商业价值。
但张伟豪之所以要在各领域 “多插手”,也有现实的无奈。
老米动辄 “打不过就叫家长” 的行事风格,他早已亲身体会。
上一世的经历暂且不提,这一世不过是做空次贷赚了点钱,就被专门叫去调查,这种 “规则外的打压” 让他明白:
想要安稳地做 “带动他人的生态”,必须自己掌握足够多的主动权,否则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外力打断节奏。
毕竟,伟大的生态需要稳定的环境,而这份稳定,只能靠自己争取。
乔老爷子的笔记,让张伟豪愈发坚定了 “打造专属生态系统” 的目标。
他很清楚,水果的生态并非一蹴而就。
是靠着 iPhone、Mac 等设备的持续大卖,才一步步带动软件服务、开发者生态向前滚动,最终形成闭环。
而自己眼下的布局,每一步都需精准踩在 “抢时间、筑壁垒” 的节奏上。
眼下的 mini 手机,虽搭载安卓系统,却只是他的 “滩头堡”。
核心目的是打响智能手机领域的第一枪,先把市场份额抢到手,为后续动作铺垫。
如今收购了 Siri,更是握住了关键筹码:既能靠智能语音功能给 mini 手机打造差异化优势,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牵制苹果的生态节奏,延缓其智能交互布局的步伐。
更关键的是,此刻安卓的 APP 应用生态尚未筑牢护城河,这对张伟豪来说,是难得的 “窗口期”。
这段时间里,他既能借安卓系统快速打开市场,又能暗中推进自己的核心计划,不用担心被成熟生态压制。
方向已然清晰:对标水果,摸着 “成功案例” 过河,既要抄得彻底,更要提前布局苹果未覆盖的空白。
光有 mini 手机不够,必须补上 PC 端,才能像苹果那样形成 “手机 + 电脑” 的跨设备协同基础。
基于此,张伟豪的 “第二个五年规划” 逐渐成型,每一条都直指 “生态闭环” 的核心:
一、研发独立闭源系统:筑牢生态 “底层根基”
核心目标是摆脱对安卓的依赖,编程完全属于自己的闭源操作系统。
既包括手机端系统,也涵盖电脑端系统。
闭源的优势在于 “可控性”:既能避免开源系统的安全漏洞,也能像苹果那样,让系统与后续的硬件、软件深度绑定,从底层就建立 “协同基因”。
这一步虽耗时耗力,却是生态的 “根”,必须尽早启动,哪怕前期只能在内部小范围测试,也要抢占技术先机。
二、抢占核心硬件端口:为软件适配打基础
生态的流畅性,离不开硬件的 “适配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后我从煤二代成了投资教父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后我从煤二代成了投资教父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