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边——
海风轻拂,带来阵阵凉意和海味。
一栋茅草屋静立在海岸边的沙滩上,海浪轻拂,海鸥叫声偶传。
月光洒在茅草屋顶。
屋内灯光温暖,人影晃动。
这就是朱顺家——
也是杨秀清即将扎根的地方。
在刘海波离开之后,杨秀清好像是丢了魂似的。
“刘海波该不会是遭遇到什么不测,才迷路的吧?”杨秀清不断回想起刘海波之前在院坝里的狼狈模样。
想起刘海波曾经在石板田村后山约会时,遭村民毒打,及他逃离的情景,杨秀清感到非常焦急。
她有些后悔,当时没有勇气向刘海波打招呼,询问究竟发生了什么。
然而,想到朱奶奶和未婚夫朱顺在旁,自己当时又感到非常尴尬,有些难以启齿,也就有些释然。
朱奶奶见杨秀清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便向她询问道:“秀清,你这是怎么啦?是不是觉得身体不舒服?”
杨秀清缓过神来,急忙敷衍道:“没……没有啊……”
“没有才怪呢,”朱顺询问道,“你是不是认识刚才那个男人?”
杨秀清急忙替自己辩解道:“我……我刚来海城没几天,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怎么可能认识别的男人呢?”
朱顺继续问:“那你一定是被那个男人吓坏了,对吧?”
杨秀清替刘海波辩解道:“他又不是坏人,我怎么会被吓到了呢?”
朱顺皱眉问:“你怎么知道他不是什么坏人呢?”
杨秀清解释说:“如果他是坏人的话,怎么没有对我们一家人发起进攻,而是单纯的问路呢?”
朱奶奶见两人争论不休,便插话道:“好了,好了,秀清刚到这里,可能还不太适应。顺儿,你也别太逼问她了。”
朱顺听了奶奶的话,这才住了口。
但他心里依旧有些疑惑,不明白杨秀清为何会对一个陌生人如此维护。
杨秀清见朱顺不再追问,心里稍微松了口气。
她深知自己不能露出破绽,否则一旦让朱家人知道自己和刘海波的关系,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夜色渐深,海风也越来越凉。
杨秀清打了个寒颤。
朱奶奶见状,便催促道:“秀清,时候不早了,你还是早点歇息吧。”
杨秀清点头应允,随着朱奶奶进了里屋。
躺在床上,她辗转反侧,始终无法入眠。
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刘海波的身影,以及他那双充满渴求和迷茫的眼睛。
“他究竟去了哪里?会不会真的遭遇到什么不测?”杨秀清在心里暗暗祈祷,希望刘海波能够平安无事。
同时,她也下定决心,等明天天亮后,一定要想办法出去打听一下刘海波的下落。
就这样,杨秀清在忐忑不安中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夜晚。
天刚蒙蒙亮,杨秀清就起了床。
她轻手轻脚地穿好衣服,生怕吵醒了朱奶奶和朱顺。
简单梳洗一番后,她便走出了茅草屋。
海风依旧轻拂,但比起昨晚,似乎多了一份清新。
杨秀清沿着海岸线走着,心里盘算着该如何打听刘海波的下落。
她知道,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自己人生地不熟,想要找到一个人并不容易。
但她不愿意放弃,哪怕只有一丝希望,她也要尽力去寻找。
走着走着,杨秀清来到了2路公交车站台。
四下张望,不见刘海波的人影。
于是,她来到了附近的一个小渔村。
这里的人们都过着朴实无华的生活,每天早出晚归,捕鱼为生。
杨秀清走到一个正在修补渔网的渔妇面前,轻声询问道:
“大姐,请问你有没有见过一个身材高大,身体壮硕、穿着工作服的年轻男人?他昨天傍晚时分曾经路过这里。”
渔妇停下了手中的活计,仔细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没见过,姑娘,你是不是找错地方了?”
杨秀清有些失望,但她没有放弃,继续向其他村民打听。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太阳也渐渐升高。
杨秀清走得双腿酸痛,口干舌燥,但依然没有找到刘海波的踪迹。
万般无奈之下,她只好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一见到杨秀清,朱奶奶就有些急切地问:“秀清,你去哪里了?怎么一大清早就不见你的人影,害得我们担心死了。”
杨秀清漫不经心地回答:“我刚去渔村转了转,看看是否有机会和他们一同出海捕鱼。如果可以的话,就能赚些钱补贴家用。”
一提起扑鱼这件事,朱奶奶就想起自己的老伴就是因为扑鱼,葬身大海这件事,便一脸幽怨地问:
“你知道,我为什么不让顺子去扑鱼吗?”
杨秀清摇头说:“不知道!”
朱奶奶说:“顺子的爷爷就是因为下海捕鱼,再也没有回来,自此之后,我就不让顺子去捕鱼了,你将来是我的孙媳妇,也同样不会让你去海里捕鱼的。”
杨秀清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说道:“难怪,朱顺去城里拉三轮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朱奶奶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是啊,我不能再让任何人去冒这个险了。海上的风浪无情,万一有个什么闪失,家里人该怎么办?”
杨秀清理解地点点头,安慰朱奶奶道:“奶奶,您放心,我不会去捕鱼的。我只是想去看看,体验一下他们的生活,并没有真的打算去做这份工作。”
朱奶奶听后,神情稍微缓和了一些,但依旧有些担忧地说:
“秀清啊,我知道你是一片好心,想为这个家分担一些。但你要记住,安全第一,千万不要去冒险。”
杨秀清郑重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会牢记朱奶奶的话。
继而,她环视了一下四周,不见朱顺的影子,便向朱奶奶询问道:
“朱顺呢?他去哪里了?”
朱奶奶回答说:“他骑着三轮车,出门找你去了!”
杨秀清不以为然地说:“有什么好找的?难道还怕我跑了不成?”
朱奶奶笑道:“顺子这孩子,就是心眼实。他担心你刚来我们家,不熟悉这里的环境,怕你走丢了。”
杨秀清听了,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她明白,朱家人对自己是真的关心,自己也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
正当两人说话时,朱顺推门而入。
喜欢情迷夜色:知青逃亡之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情迷夜色:知青逃亡之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