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宫”餐馆一楼和后院的改造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但真正的核心,那足以让“龙宫”蜕变为真正堡垒的心脏,却深藏于地下。如果说地上的改造是为了威慑和防御,那么地下的工程,则是为了在最极端的情况下,能够生存、反击,甚至…消失。
陆少华站在通往地下室的普通木门前——这扇门本身就是一个伪装。他输入一串复杂的密码,又进行了一次虹膜扫描,伴随着一声几乎听不见的气密声,厚重的门向内滑开,露出后面真正的入口:一扇闪烁着金属冷光的银行金库级防爆门。
他走了进去,门在身后无声地关闭,将地面上所有的喧嚣和嘈杂瞬间隔绝。眼前是一条向下的、仅容一人通过的混凝土阶梯,墙壁上嵌着冰冷的LED灯带,发出幽幽的蓝光,照亮了前路。空气里弥漫着新浇筑混凝土的微腥味、金属的冰冷气息,以及一种低沉的、持续不断的机械嗡鸣声。
这里,才是他计划中真正的“龙宫”。
阶梯的尽头,又是一个狭小的过渡空间,墙壁上挂着一套套防化服和空气呼吸器。另一扇同样坚固的气密门挡在前面。再次经过身份验证,这扇门才缓缓打开。
豁然开朗。
映入眼帘的景象,足以让任何初次见到的人震撼得说不出话。这里早已不是那个堆放杂物的狭小地下室,而是一个被惊人地向下和向侧面拓展出的、面积堪比整个餐馆地面建筑的巨大地下空间。它被精心规划为数个功能各异的区域,俨然一个微型的末日地堡。
1. 指挥中枢 (The Brain):
正对入口的,是整个安全屋的核心——指挥中心。一面巨大的弧形屏幕墙占据了一整面墙壁,上面分割显示着数十个实时监控画面:餐馆内外、周边街道、甚至几个秘密部署在蒂华纳各处的远程摄像头传回的影像。屏幕下方是一排顶级的计算机服务器机柜,指示灯疯狂闪烁,处理着海量的数据。李俊正坐在一套复杂的控制台前,手指在多个键盘上飞快地敲击,调试着系统。这里是整个“龙宫”防御和情报网络的神经中枢。
2. 军火库 (The Arsenal):
指挥中心的右侧,是一扇厚重的装甲门,此刻敞开着。里面是分类整齐、令人瞠目结舌的军火储备。枪架上一排排保养得油光锃亮的自动步枪、冲锋枪、狙击步枪。弹药箱码放得像图书馆的书架,标签清晰:5.56mm NATO,7.62mm,9mm,12 Gauge… 爆炸物、手雷、烟雾弹、闪光弹存放在特制的防爆柜中。甚至还有单兵火箭发射器和反坦克导弹。卡洛斯正带着两名手下,按照陆少华制定的清单,一丝不苟地清点和录入每一件武器,其专业程度堪比正规军的军械库管理。
3. 生活保障区 (The Lifeline):
左侧是生活区。这里完全没有地下空间的压抑感。空气清新,温度适宜。一套大型的空气过滤和循环系统以及独立的空调系统正在安静地工作,确保即使地面被烟雾或化学毒剂覆盖,这里也能呼吸到新鲜空气。
?住宿区: 用轻质隔板分出了几个紧凑但舒适的单人卧室,配有简单的床铺和储物柜。
?卫生设施: 一个带压力热水的淋浴间和一个独立的卫生间,拥有自己的小型化粪和处理系统。
?厨房与餐区: 一个小型厨房,配备电磁炉、微波炉和大容量冰箱。旁边是一张长条桌和几张椅子。
?物资储备: 最里面是庞大的储备库。瓶装水、罐头食品、压缩干粮、药品、电池、燃油… 储备量足以让十个人在此封闭生活至少三个月。
4. 动力核心 (The Heart):
一阵更明显的低沉轰鸣从更深层传来。陆少华走向生活区后方的一扇隔音门。打开门,巨大的声浪扑面而来。眼前是一个下沉式的机房,一台大型柴油发电机正在待机状态,另一台同型号的作为备用。它们连接着巨大的燃油罐和复杂的配电系统。旁边是一组庞大的工业级UPS不间断电源组和蓄电池阵列,确保即使发电机瞬间失效,整个安全屋的电力也能无缝衔接,维持数小时。
“双发电机冗余备份,独立燃油供应,加上UPS和电池组。华哥,就算整个蒂华纳停电一个月,我们这里也亮如白昼。”负责机电的工程师大声对陆少华喊道,语气中带着自豪。
5. 通讯与逃生 (The Nerves & The Veins):
指挥中心旁边还有一个不起眼的小门,里面是通讯室。这里拥有多套独立运行的通讯设备:加密的卫星电话、短波/超短波电台、甚至还有接入市政光纤网络的备用线路(经过多重加密和跳转)。这里是安全屋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唯一可靠途径,也是最后的生命线。
而在通讯室最阴暗的角落,地面上有一个厚重的铸铁盖板,上面有轮锁。陆少华蹲下身,打开它。下面不是管道,而是一条仅容一人爬行的狭窄隧道,通向黑暗的深处。这是一条通往几个街区外另一个出口的紧急逃生通道,出口伪装成一个极其普通的市政维修井盖。这是只有陆少华和极少数核心成员知道的绝对秘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墨西哥枭雄的战争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墨西哥枭雄的战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