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太极殿。
晨曦微露,天边刚泛起一抹鱼肚白,庄严肃穆的大殿内已响起朝靴踏过金砖地面的轻响。
文武百官按品级分列两侧,紫袍玉带与青衫乌帽错落有致,鸦雀无声。
每个人的呼吸都刻意放轻,连袍袖拂过玉带的窸窣声都清晰可闻,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压抑。
谁都清楚,今日这场朝会,注定要掀起惊涛骇浪,甚至可能改写未来数年的朝局走向。
雍和帝高踞于九龙金漆宝座之上,十二旒冕旒垂落。
珍珠串成的帘幕遮住了他大半面容,只偶尔有微光从珠串缝隙中漏出,映出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阶下,在武官首位停顿了一瞬。
那里站着的秦易,身着绣五爪金龙的紫色王袍,金冠束发,面容俊朗,神色平静得仿佛殿外的风涛都与他无关。
这极致的平静落在帝王眼中,却比任何剑拔弩张的锋芒更令人心惊。
朝议伊始,鸿胪寺卿先宣读了几份地方奏报,无非是漕运通畅、粮价平稳的寻常政务。
雍和帝偶尔颔首,声音平淡地批复“依议”,气氛沉闷得诡异,像暴风雨前的死寂。
直到所有常规事务处理完毕,雍和帝才清了清嗓子,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轻叩了两下,发出沉闷的回响。
“镇国王。”
他看向秦易,语气刻意放柔,带着几分体恤。
“你临危受命,三月平定南疆,拓土千里,安民百万,此功当记社稷。此前封王赐爵不过初赏,朕仍觉不足。只是……”
话锋一转,他目光掠过班列。
“龙骧卫随你南征北战,将士们刀光剑影里滚过来,已是疲惫不堪,朕心实有不忍。已命兵部将其暂归营休整,厚加抚恤,赏银加倍。”
话音顿处,他抬眼看向班中一位须发皆白、身着绯色官袍的老将,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京畿乃天子脚下,防务关乎社稷根本,朕与百官安危系于此。思来想去,需一位老成持重、忠勇可靠的宿将统筹方能安心。”
“拟旨加封镇北将军冯唐为京畿节度使,总揽京城十六门防务、巡防治安及京营兵马协调诸事宜,即日上任!”
冯唐闻言,身躯微震,忙出列跪地接旨。
这位雍和帝潜邸时的旧人,虽已多年未掌实权,却在军中颇有威望,素来以忠诚谨慎闻名。
此旨一出,满殿死寂,谁都听出了弦外之音。
皇帝这是要明火执仗地收回秦易借龙骧卫在京城的潜在兵权,用自己的心腹牢牢攥住京畿所有武装力量!
削权之意,昭然若揭。
无数道目光瞬间投向秦易。
有担忧,有试探,有等着看他拍案而起的。
这位刚经历家眷遇刺的镇国王,会如何应对这赤裸裸的制衡?
出乎意料,秦易只是平静地出列,撩袍跪地,躬身一礼,语气无波无澜。
“陛下圣明。冯老将军乃三朝元老,德高望重,忠勇可靠,由他执掌京畿防务,必能保天子脚下无虞。臣,无异议。”
他竟应了?
如此干脆利落,连一丝犹豫都没有?
百官们忍不住交换眼神,连雍和帝都微怔片刻,冕旒后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起。
准备好的安抚说辞、甚至可能用上的施压手段,全堵在了喉咙里。
他深深看了秦易一眼,心中警铃大作。
这等反常的顺从,反倒更显深不可测。
就在这微妙的寂静中,都察院左都御史林如海手持象牙笏板,稳步出列,声如洪钟。
“陛下!臣有本奏!”
“讲。”
雍和帝收敛心神,沉声道。
“臣要弹劾忠顺亲王、贾赦、史鼐等一十二人!”
林如海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在寂静的大殿。
“此辈结党营私,把持六部要职;贪墨国帑,数额累万;侵占民田千顷,逼死人命数十,民间怨声载道!更在南疆战事期间,暗通叛军,输送粮草军械,资敌牟利,致使前线将士无辜流血,社稷险些倾覆!此等行径,罪大恶极,人神共愤!臣已查得确凿证据,在此呈上!”
说罢,他高举手中奏折,身后数名御史齐齐出列,同声附议,各自捧着卷宗上前,文书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朝堂瞬间哗然!
虽近日市井流言早已传得沸沸扬扬
但由清流领袖林如海在庄严肃穆的太极殿上,如此正式、如此激烈地弹劾几乎半个旧勋集团的核心人物,且直指通敌叛国这等死罪,开国以来尚属首次!
旧勋一派的官员顿时面如土色,吏部尚书颤巍巍地出列。
“陛下,林御史所言……恐有不实,乃构陷忠良!”
却在林如海当场宣读的几桩贪腐案的时间、地点、经手人姓名面前,声音越来越小,最终化作无力的辩解,反倒引来更多鄙夷的目光。
雍和帝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至极,手指紧紧攥住龙椅扶手,指节泛白。
他没想到秦易一系的反击如此迅猛直接,竟绕开了刺杀家眷这种可能被“和稀泥”的私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开局吕布战力的我强夺金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红楼:开局吕布战力的我强夺金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