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渐消,九月的新学期在秋高气爽中如期而至。A大的校园再次被青春的气息填满,梧桐大道上拖着行李箱的新生面孔带着好奇与憧憬,而升入大二的“老生”们,则步履匆匆,眼神中多了几分沉稳与笃定。
顾言澈和苏念晴拖着行李,并肩走在熟悉的林荫道上。经过一个充实的暑假(顾言澈留在学校跟导师做项目,苏念晴回家陪了父母一段时间,也读了不少文献),两人看起来都比大一结束时更加成熟。顾言澈的轮廓线条愈发清晰,眼神沉静;苏念晴则褪去了少许青涩,眉宇间增添了更多自信与从容。
他们先到宿舍放好行李。宿舍依旧是原来的房间,但室友们再见时,少了大一时的客套生疏,多了老友重逢的亲切与默契。简单收拾安顿后,两人默契地走向那个他们大学时代的“根据地”——中心图书馆三楼的137号座位。
阳光依旧透过那扇熟悉的窗户洒进来,在桌面上投下温暖的光斑。位置依旧,但坐在那里的两个人,已然不同。他们不再是那个对大学充满新奇、需要小心翼翼探索的一年级新生,而是有了清晰目标、积累了初步经验、更加清楚自己要什么的学长学姐。
苏念晴拿出新学期的课表。大二的课程专业性强、难度大:《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核心专业课将深入展开;《物理化学》、《生物统计学》等基础课要求更高。她还选修了一门跨学科的《计算生物学导论》,这正是她兴趣所在。
顾言澈的课表同样充满挑战:《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等四大名着陆续登场;《数学物理方法》、《计算物理》等课程对数学功底要求极高。他也选修了《人工智能基础》,与他正在进行的机器人研究相辅相成。
“这学期的《分子生物学》据说杀手课,要看的文献堆起来有这么高!”苏念晴用手比划了一下,语气里没有畏惧,反而是跃跃欲试的兴奋。
“嗯。需要提前预习。量子力学的概念抽象,需要多花时间理解。”顾言澈翻着崭新的《量子力学导论》教材,眼神专注。
“还有那个《计算生物学导论》,正好可以把我们竞赛里用的分析方法再深化一下。”
“AI课程的项目,可以尝试和机器人感知结合。”
他们讨论着新学期的课程安排、学习重点、时间规划,语气平静而务实。大一学年的磨砺和“挑战杯”竞赛的成功,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了更强的信心,也对未来的学术道路有了更明确的规划。他们知道大二将是知识深度和广度急剧扩展的一年,是真正进入专业领域的关键时期,但他们毫无惧色,只有迎接挑战的期待。
除了学业,他们也开始规划大二更多的可能性。苏念晴打算在导师的实验室里更深入地参与课题,争取能做出点实实在在的成果;顾言澈的机器人社在国赛获奖后,获得了更多资源,计划向更具挑战性的项目进军。他们还商量着,是否可以尝试申请校级甚至更高级别的创新项目,将两人的专业背景结合起来,做一些交叉领域的探索。
“也许,可以试着把一些简单的机器学习模型,用在分析你的那个单细胞数据上?”顾言澈提议。
“好主意!正好这学期学计算生物学,可以实践一下!”苏念晴眼睛一亮。
图书馆里安静依旧,书香弥漫。他们并排坐着,各自翻看着新发的教材,偶尔低声交流几句。阳光缓缓移动,将他们的影子拉长、交叠。这一刻,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有一种沉淀下来的、踏实而坚定的力量。
大一的一年,他们成功适应了大学生活,在学业上站稳了脚跟,在竞赛中证明了实力,感情也在共同成长中愈发深厚。他们熟悉了彼此的节奏,磨合出了最有效的相处模式,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和更契合的伴侣。
回顾过去,充实而无悔;展望未来,清晰而可期。大二,对于顾言澈和苏念晴而言,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一张已经铺开、等待他们用汗水和智慧去描绘的蓝图。他们知道前路有更艰深的学问、更激烈的竞争、更繁重的任务,但他们已经准备好了。
带着大一积累的自信,带着对知识更深的渴望,带着彼此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支持,他们将以更成熟的姿态,携手迎接新的挑战,开启大学生活更加精彩的中章。
“走吧,去教材科把剩下的书买了。”顾言澈合上书,站起身。
“好。”苏念晴也笑着站起来,自然地跟上他的步伐。
两人并肩走出图书馆,秋日的阳光洒满全身,温暖而明亮。前方,是充满无限可能的大二学年,而他们,已经准备好了。
喜欢同院双骄:从校园到婚纱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同院双骄:从校园到婚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