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戈映天昏,秋老虎踞江南。
此时,空气燥热得像一团裹着沙砾的棉絮。
长江江面波光粼粼,却被一阵撼天动地的脚步声打破宁静。
马昕身披重铠,腰悬的寒剑,骑在一匹通体乌黑的马上,身后三万大军如黑色洪流,
旌旗上“马”字猎猎作响,绵延五十余里,浩浩荡荡朝着镇江府开赴。
“将军,前方十里便是镇江府郊的新丰镇,再往前,就能望见镇江城墙了!”
先锋官催马至马昕身侧,声音被风吹得猎猎作响,脸上带着难掩的亢奋。
马昕抬手遮了遮刺眼的日光,目光穿透蒸腾的云气,望向远方隐约可见的城郭轮廓。
镇江府城高池深,北倚长江天险,南接常州沃土,
是大元政权在平江路西线的门户,更是扼守长江航运的关键节点。
此刻,已经被常遇春攻下。
不过守军不太多。他并没有直接进城。
他沉声道:“传令下去,大军在新丰镇外扎营休整,派探马四出,
摸清镇江府所有布防与粮草情况,尤其留意张士诚的动向。”
“遵令!”先锋官应声而去。
三万大军有条不紊地安营扎寨,帐篷连绵如星罗,炊烟袅袅升起,与长江水汽交织在一起。
马昕刚回到中军大帐,卸下肩头的铠甲,帐帘便被轻轻掀开,一道修长的身影走了进来。
来人银甲白袍,面容俊朗,眉宇间透着一股儒雅与刚毅,正是李文忠。
他手中捧着一卷泛黄的舆图,脚步轻快却沉稳,进门便笑道:“将军,刚安顿好便急着查探敌情,果然是雷厉风行。”
马昕指着案上的空位:“文忠来得正好,我正想与你商议平江路的局势。
这地方错综复杂,若不摸清底细,怕是寸步难行。”
李文忠将舆图在案上铺开,手指在图上轻轻滑动,声音清晰而笃定:“平江路素有‘吴根越角’之称,
河道纵横,城池密布,确实是块难啃的骨头。
你看,整个平江路以苏州为中心,辐射出常州、无锡、常熟、松江、嘉兴、湖州等十余座重镇,
其中苏州、嘉兴、湖州是张士诚的核心粮草重地,囤积了他大半军粮,尤其是苏州,
作为他的核心地,粮库充盈,城墙坚固,是重中之重。”
他顿了顿,指尖移向另一处:“而战略要地,则当属镇江、常州、常熟、江阴四处。
镇江控长江,常州扼浙西要道,常熟锁太湖水道,江阴则是江防枢纽,这四处若失,张士诚便成了瓮中之鳖。
更复杂的是,这平江路六成地盘还在大元手中,
从江阴到衢州,再到建德、婺州,元军守将各自为政,却又相互掣肘,既怕张士诚吞并,又忌惮我军威。”
马昕凝视着舆图上红蓝交错的标记,眉头微蹙:“张士诚占着富庶之地,粮草不愁,却偏偏目光短浅,只知固守;
元军地盘虽广,却人心涣散,贪生怕死。
主公派傅友德率领两万步兵直奔平江,
正是要先扫平元军地盘,切断张士诚与北方的联系,再与我军南北夹击,将其困死在苏州。”
“傅将军用兵如神,两万步兵虽不算多,但元军不堪一击,想必进展会十分顺利。”
李文忠补充道,
“不过我们这边压力不小,张士诚深知镇江的重要性,派了麾下悍将吕珍驻守要地,城中兵力不下两万,且粮草充足。
更关键的是,苏州到镇江不过百里,张士诚随时可能派兵驰援,我们既要攻城,又要防备援军,不可不谨慎。”
马昕点头:“你说得是。
我军远道而来,虽士气正盛,但不宜急攻。
当务之急是扫清城外据点,切断镇江与苏州的联系,再以水师封锁长江,断其粮道,待其内部瓦解,再行攻城。”
两人正商议间,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是一声震耳欲聋的大喝:
“马将军、李将军!蓝玉,率三千铁骑前来报到!”
马昕与李文忠对视一笑,连忙起身出帐。
只见营门外,三千骑兵列成整齐的方阵,战马膘肥体壮,嘶鸣不已,骑兵们身披重甲,手持长矛,个个眼神锐利,气势如虹。
蓝玉身披血色披风,腰悬血纹刀,骑在最前方的战马上,
面容刚毅,眼神桀骜,浑身散发着一股一往无前的悍勇之气,宛如一头蓄势待发的猛虎。
“蓝将军一路辛苦!”
马昕快步上前,拍了拍蓝玉的肩膀。
蓝玉翻身下马,单膝跪地行礼,声音洪亮如雷:“末将参见马将军!
听闻镇江战事吃紧,末将从驻地日夜兼程赶来,只求能上阵杀敌,斩将立功!”
他起身时,目光灼灼地望向镇江府的方向,战意凛然。
“有你这三千虎贲在此,我军如虎添翼!”
李文忠笑道,
“不过蓝将军,吕珍守城经验丰富,那城防坚固,不可鲁莽行事。
你的骑兵擅长突袭,待我军扫清城外障碍,届时便需你率部截断敌军援军,给吕珍致命一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我是朱标他舅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我是朱标他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