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七年的腊月,对于高殿俊一家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
他们把祖祖辈辈在兴旺岛落脚的房子卖给高秀平,马上全家搬迁到云港市。
本来他以为高秀平交了定金,不会那么快就把房款全部凑齐。村子里来钱的地方太少,他们家为盖这所房子,准备了好多年,如果不是儿子做生意,哪有钱盖这么好的房子。
高殿俊甚至担心高秀平没有能力支付余下的房款,他的内心是佩服高秀平的,这孩子聪明能干,肯吃苦。但他隐隐觉得,高秀平这个女孩儿心太大,竟然两处房子都要。
高殿俊不想管那么多,反正高秀平已经交了定金,要卖也只能卖给她。他相信最少一处房子的钱高秀平是没问题的。他巴不得高秀平不要那么快就把钱凑齐,那样的话,他就不用那么快搬走。
高殿俊想在这个房子里再过一个春节,他要跟小时候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叙叙旧。
他们一起长大的也没几个,高永纯算一个,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人活七十古来稀。
他要跟高永纯喝酒吹牛,他想起有一次喝酒把高永纯惹火了,两人干了一架。
那天他们谈到孩子,本来是互相吹捧,高永纯说:“你家孩子有出息,做生意挣大钱。”
高殿俊说:“你家可惜女娃子多,白养了。”
高永纯当时喝得有点高,咂摸着“白养”这两个字:“我怎么越想越不得劲,怎么就白养了,那感情是不如你家儿子有出息,是不是?”
高殿俊一看老伙计误解赶紧解释,结果越抹越黑。最后二人争得脸红脖子粗,被高连发等人拉开。
第二天二人醒酒后,谁也不承认夜来晚上的事,大家也就当啥也没发生。
高殿俊这时候想起高永纯,他想把家里不用的东西送给高永纯,他家孩子多,用得着。
他要去看看屯子里的亲戚,高殿海,提起高殿海,他沉默良久,然后……其实也没啥然后,他就是不想尽快动身。
他从小在这里长大,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对他来说都有不尽的回忆。
他对这个村子有太多不舍,他漫步在村屯的每一个角落,张家的草垛、李家的粮仓、王家的牛棚……每一处都有家乡的气息,他要把这些都留在记忆里。
他还想杀年猪,请好多人一起热闹一下,大家一起围在土炕上,大碗喝酒,大碗吃肉,去云港后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他还想……他设计许多幻想。
可没想到,刚过没几天,高秀平居然把房款凑齐,还是两处房子的房款,牛皮纸包裹的红色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五元钱纸币,一大摞子,真金白银摆在他面前。
高秀平几天时间就把钱凑齐了,这个孩子也太能耐了。高殿俊无法想象高秀平是怎样做到的。
高吉年夫妻正准备返回云港,他们这一次回来是给母亲烧三周年。
高殿俊的老伴儿王美丽去世三个年头,在这三年里,高殿俊自己一个人住在这个房子里,陪伴他的是老伴留下的气息。
在这三年时间内,儿子儿媳怕他孤单,经常回来看望他,往返云港和兴旺岛的车船票摞起来装了一帽盒。
高殿俊知道,自己如果继续坚持住在兴旺岛,那不是给子女减少麻烦,而是给子女添麻烦,甚至说是徒增烦恼。
高殿俊不糊涂,在给王美丽做第三个周年祭的时候,他坐在坟头,眼睛直勾勾地瞅着捏成莲花状的饽饽,深情地与老伴告别:“老伴啊,我跟孩子们去市里住一段时间,过几年再回来陪你。”
韩涛听了,眼里满是欣慰,拉着高殿俊的手说:“爹,您早该这么透亮了,这样我们也能安心些。到了云港,我们好好孝顺您。”
高吉年也在一旁点头,“是啊爹,云港那地方也热闹,您去了肯定能过得舒心。”
高云更是体贴:“爷爷,你去云港后,我有空就带你压马路。”
高殿俊看着儿子儿媳和孙女,心里暖暖的,“行,那就这么定了。你们先回云港,我在老家卖房子,慢慢收拾一下,等过了年,房子卖了,开春后咱们再搬家。”
高殿俊虽然心中还有对兴旺岛的不舍,但想到能和儿子一家好好生活,也觉得未来有盼头,内心是喜悦的,于是他把想卖房子去云港的想法告诉了高连发。
高殿俊没想到高连发得到消息后告诉高秀平,高秀平凑款、追款、买房、过户,一波操作后,让高殿俊的搬家时间被动提到春节前。
早在五年前,高吉年夫妻就动员父母搬到市里住。他们在云港市做船舶贸易,生意做得不错。
高吉年夫妻在他们居住的同一栋楼给父母买了一套房子,希望父母搬到云港市,在他们跟前儿生活,方便照顾。
那时候王美丽还活着,老太太刚强一辈子,生怕给子女添负担。寻思着到了云港市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张着两张嘴等着儿子儿媳妇养活,心里过意不去。
如果在家里,种点儿地,种点儿菜,捡点柴火烧烧土炕,基本没什么花销,能省就给儿子儿媳妇省一点儿,尽量别麻烦子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未知何处是彼岸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未知何处是彼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