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太太鼓励说:“那是好事啊,宣传家长的好人好事,有教育意义啊。”
梁迎春听了,很高兴的样子:“是啊,阿姨,我今天来,其实是想和您商量件事。我想采访您当小牛倌的经历,把它分享出去鼓励更多人。”
高老太太脸上的笑容淡了些:“那都是过去的苦日子了,没啥好说的。倒是你这个大名人,能来看我,我是荣幸备至啊!”
梁迎春谦虚地说:“看阿姨你说的,我算什么名人呢,您才是名人。”
李建设笑着说:“你们两个都是名人,都很了不起。”
高老太太说:“小梁啊,我看你现在做这些访谈节目,挺好的,我也爱看,都是真人真事,鉴往知来!”
梁迎春受到鼓励:“对呀,阿姨。我做这些访谈,就是为了纪念老情怀老物件,所以来求得您的支持。”
高老太太笑着说:“小梁啊,你一来就给我留作业啊?”
梁迎春耐心地说:“阿姨,我哪里敢给您留作业啊?只是,你看吧,你都说了,我做访谈挺好的,那你得支持我啊!”
高老太太笑着说:“我支持你啊,要不怎么是你的忠实铁粉呢!”
梁迎春说:“阿姨,感谢您支持我,我有些得寸进尺了,你是我的粉丝,但是我更想让你成为我的采访对象,把小牛倌的经历分享给大家。”
高老太太说:“那些破事我一直都不愿意说,在自家孩子面前我都不说。”
梁迎春说:“阿姨,那不是破事,您当年吃了那么多苦,可您都坚持下来了。现在好多人,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您的故事会成为他们的动力呀。”
高老太太沉默了一会儿,缓缓说道:“那会儿可真是‘猫月子’的苦啊。”
李建设握住母亲的手:“妈,我看您就支持梁哥一下,也好给后来的孩子们做个榜样。”
高老太太看了看儿子,又看了看满脸真诚的梁迎春,实在不好意思拒绝,轻轻叹了口气:“行吧,既然你们这么希望我讲,那就讲讲吧。不过,可不许乱写啊。”
梁迎春高兴地连连点头:“阿姨您放心,一定如实记录您的勇敢故事。”
就这样,采访的事情顺利定下来。几个人稍微放松一下身体,就在院子里进行。
梁迎春瞅了瞅院子,檐角的铜铃正发出空灵的声响,院里的日头正好。
李建设的心却像被那只无形的牛角号堵着,母亲高老太太那段谁也不愿碰的“小牛倌”岁月,连同号角上那块神秘的皮毛,即将被文有老梁的来访彻底吹响。
他知道,有些边界,一旦跨越,回望便是山海呼啸。
高老太太顺手摘下檐下悬挂的牛角号,浑浊的目光掠过山河湖海,她的手轻轻抚过牛角号上的裂纹,那裂纹像是时间的刻痕,记录着她与山海共度的岁月。
她蜷在藤椅里,膝上搭着绣有山海锦的旧毯子,那是她母亲曲桂娥年轻时亲手绣制的。梁迎春一眼看见了牛角号:“这号子能吹响吗?”
李建设说:“我吹不好,要不,你试试看?”
高老太太笑着把牛角号递给梁迎春,嘴巴张了一半又闭上,把想说的话咽了下去,用好奇的眼神盯着梁迎春。
梁迎春接过牛角号,用手把玩了半天,终于,他脸上闪现一道光,仿佛是找出了窍门,憋足力气使劲吹了两下,“呜呜呜”。
那声音浑厚通灵,震彻山谷,感觉整个楼都被震动了,梁迎春兴奋极了:“这声音真透彻啊,穿透力极强,沁人心脾,很治愈。”
高老太太“哈哈哈”笑了:“小梁,你还真不赖,居然能吹响。要知道,有好多人试过,都吹不响。”
梁迎春自豪地说:“看来,我还挺能耐的哈!”
孙圆见大家都开心,也插嘴说:“吹牛角号就像写文章,看着简单,真能吹响的没几个。”说得梁迎春美美哒。
梁迎春吹响牛角号的那一刻,浑厚的声音在山海间回荡,仿佛唤醒了沉睡的记忆。高老太太的笑声与号声交织,像是山海间的回响,带着岁月的厚重与温暖。
梁迎春问:“那这号子是谁的啊?不会是阿姨您的吧?”
李建设指了指高老太太:“正是,这牛角号是我妈的最爱!”
梁迎春一副惊讶的表情:“是阿姨的?我还真没想到啊!”
高老太太笑着说:“那是我挣钱的家把什儿。”说着用手来回抚摸着牛角号。
老梁懵圈了:“啥?家把什儿?”
李建设道:“那是我们老家的土话,就是干活工具的意思。”
梁迎春笑了:“工具?家把什儿?我还是头一次听说。”
李建设也笑了,“你这大文豪连土话也想研究啊?”
梁迎春说:“土话就算了,我对这个玩意儿感兴趣。”
高老太太解释说:“你说那个牛角号啊?那是我当年放牛时用来呼唤牛的哨子。”
梁迎春纳闷:“您是用牛角号呼唤牛?”
高老太太耐心地说:“对啊,几十头牛,如果没有统一的号令,那还不成一盘散沙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未知何处是彼岸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未知何处是彼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