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孙坐在自己的外勤部副部长的小办公室里。
面前的办公桌上摊开着一大沓外勤部员工的个人资料,纸张边缘有些已经卷曲。
他身体微微后仰,靠在宽大的椅背上,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犯愁,他是真犯愁。
因为媳妇怀孕,秦阳体谅他,同意了他暂时不再出外勤的请求。
这固然让他松了口气,不用再提心吊胆地面对外面的未知风险,但作为交换,外勤部内部这些繁杂的行政管理事务,他自然就得更多地扛起来。
眼下这挑选、推荐中层干部的任务,就像一块烫手的山芋,落在了他的手里。
事实上,他和秦阳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对外勤部底下这五百多号人,真正能叫得上名字、说得上特点的,并不多。
一切都只因为外勤部的扩张速度实在太快了,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仿佛只是眨眼之间,就从最初仅有他和秦阳两个光杆司令,加上二三十个依附的亲戚,像吹气球一样疯狂膨胀到了如今五百多人的规模!
孙长云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这么多人的脾性、能力摸得一清二楚?
因此,别看现在外勤部五十一个行动小组的架子是搭起来了,各项工作似乎也勉强运转了起来...
但很多小组长,当初就是因为扩张太快急需用人,由下面的大队长、甚至一些老队员举荐,或者干脆就是在早期行动中表现稍微突出点就被火线提拔上来的。
其中不少人,他孙长云也仅仅停留在“知道有这么个人”的阶段,至于对方具体性格是沉稳还是冒进,能力是出众还是平庸,人际关系如何,他根本谈不上了解。
这是隐患,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队伍的骨干如果良莠不齐,关键时刻是要出大问题的!
但是,眼下又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些匆忙上任的小组长,只能用时间去慢慢证明自己。
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来遛遛。
能力不足、德不配位的,迟早会在行动中犯错,或者被下面更有能力的人取代。
这需要一个过程,急不来。
而现在,摆在他面前更紧迫的问题是高层干部的缺口。
外勤部目前只有两个大队长,按照编制还缺三个!
这还不算,按照秦阳的要求,每个大队长下面还需要配备副手,这些副队长的任职同样也需要他和秦阳这两个正副部长点头批准。
这么算下来,光是补齐大队长和副队长这个层级,就需要至少八个合适的人选!
如果再考虑得长远一点,以工厂目前的发展趋势和外部环境的需要,外勤部的扩张势必不会停止,到那时,需要的中层管理干部就更多了。
人才梯队建设,简直是一片空白。
秦阳把这个任务全权交给他来初步筛选和提议,由不得他不感到压力山大。
他默默地从上衣口袋里摸出烟盒,抽出一根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辛辣的烟雾吸入肺腑,似乎才能稍微缓解一下那无处着力的焦虑感。
他靠在椅背上,思绪有些飘忽。
虽然现在手里的权力比起末日前大了不知多少倍,一言能决定很多人的工作和待遇,但他偶尔还是会怀念起末日之前,自己干采购的那段日子。
那时候多简单啊,手下不过管着十来个人,主要工作就是跑跑关系,谈谈价格,最多再动点小心思吃点回扣,压力哪有现在这么大?
眼下可是要管着几百号人的摊子,虽然只是个副手,但也着实有些难为他了。
他都三十多岁了,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大。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有些庆幸,甚至带着点后怕。
还好,当初老板分蛋糕的时候,他理智地没有去争夺外勤部正部长的职位。
否则,现在这动辄死伤几十人的巨大压力落在自己肩头,他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扛得住!
真不知道秦阳这个比自己还小几岁的年轻人,是怎么把这么重的担子扛下来的...
想到自己这位年轻的部长,孙长云仰头,吐出一个浓浓的烟圈,眼神有些复杂。
两人在末日之前,仅有数面之缘,连熟络都谈不上。
他也没想到这个在工厂初次见面还给自己递烟的年轻人,现在会成了自己的领头上司,而自己还得尽心尽力地辅助他。
末日之后两人搭伙组成外勤部的核心,他心里不是没有过嘀咕。
他曾拐弯抹角地向张海打听过,得知张海其实并不认识秦阳,秦阳跟老板的张家并没有什么直接的亲戚关系。
这一点,甚至还不如自己,自己好歹跟张海还是同村,算起来也能扯上点远亲。
后来他才慢慢了解到,秦阳不过是李青平的大学同学而已。
而更让他觉得奇怪的是,这个李青平,明明也跟张家非亲非故,但小老板张子轩却出乎意料地信任他,很多重要的事情都交给他去办,这种信任程度,甚至超过了小老板对自己带来的大多数亲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末日小弟生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的末日小弟生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