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去秋来,京城的暑气渐消,但朝堂之上的暗涌,却并未因季节更替而平息,反而随着一项重大国事的临近,变得愈发微妙起来——三年一度的秋闱,即将拉开帷幕。
科举,乃是朝廷抡才大典,亦是天下士子跻身仕途、实现抱负的最重要途径,其意义非同小可。往届科举,虽有摄政王总揽朝纲,但具体事务多由礼部会同翰林院操办,林枫只在最终名次上略作权衡。然而今年,情况却大不相同。
以王阁老为首的一批清流官员,以及部分宗室勋贵,似乎将此次科举视作了一个重要的博弈场。他们频频上书,以“彰显陛下恩德”、“体现圣心独运”为由,奏请皇帝亲临殿试,并扩大阅卷官范围,力求“公允”,其弦外之音,不言而喻——试图借此机会,在选拔未来官员这一源头环节,尽可能多地安插亲近“皇权”、对林枫新政持保留甚至反对态度的士子,从根基上动摇林枫的权力体系。
这一招,可谓釜底抽薪,极其狠辣。若让其得逞,未来数年,朝堂之上必将充斥更多掣肘之力,新政推行将举步维艰。
林枫岂能不知其中利害?他稳坐枢机院,面对这些看似冠冕堂皇的奏请,并未立刻否决,而是不动声色地动用起系统的力量,结合“星罗”的情报,对礼部、翰林院乃至可能被任命为考官的相关官员,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度解析”与“能量图谱”扫描。
他要做的,不仅仅是防范,更是要借此机会,反将一军,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威,并甄别、选拔出真正可用之才。
夜深人静,密室之中。
林枫手握星钥,并未急于修炼,而是尝试着将一丝精神力,混合着精纯的星辰之力,依照那幅古老星图摹本上新理解的能量节点轨迹,缓缓注入星钥。
与以往单纯引导力量淬体或对敌不同,这一次,他试图将这股蕴含着秩序与洞察特性的星辰之力,与系统的“深度解析”及“能量图谱”功能相结合,形成一种更宏观、更奇妙的“感知”能力。
嗡……
星钥发出柔和而持续的辉光,不再是刺目的璀璨,而是一种如同月华般清冷、却能照彻细微的光晕。这光晕以林枫为中心,悄无声息地扩散开来,并非物理上的扩散,而是一种精神与能量层面的“映照”。
在这一刻,林枫的感觉变得无比奇异。他仿佛脱离了肉身的束缚,精神意念伴随着星辉,悄然“覆盖”了礼部衙门、翰林院、乃至几位主要考官和活跃清流官员的府邸。
他“看”到了礼部尚书在书房中对着考官名单长吁短叹,其能量波动中充满了纠结与权衡;“看”到了王阁老与几位心腹在密室内低声商议,他们的能量气息交织着算计与一丝隐晦的兴奋;“看”到了无数士子在客栈中挑灯夜读,或自信满满,或焦虑不安,他们的精神波动如同夜空中明暗不一的星辰……
这种“映照”并非读取具体思维,而是感知其精神状态的“颜色”、能量属性的“倾向”、以及彼此间无形的“关联”。在星辉的映照下,谁是真正的沉稳干练,谁是表面的道貌岸然,谁心怀鬼胎,谁又只是随波逐流,都仿佛被染上了不同的“色彩”,在他心中勾勒出一幅远比肉眼所见更真实的人心图谱。
【深度解析(联动模式):目标区域(礼部/翰林院/重点官员府邸)精神能量场扫描分析中……结合能量图谱数据库……生成“人心倾向性评估报告”(简化版)。】
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大量经过筛选和关联的信息流涌入:
【礼部侍郎张迁,能量波动稳定偏保守,与王阁老存在微弱能量共鸣,对新政持观望态度,但无明显恶意,可争取。】
【翰林院学士周文博,能量气息清正,精神波动与士子期望共鸣强烈,乃真正醉心学问、关心国事者,可用。】
【候选考官李振邦,能量场中夹杂强烈贪欲与投机色彩,与某江南盐商能量印记高度重合,疑似已被人重金收买,意图在阅卷中徇私,危险,建议剔除。】
【士子群体中,约三成精神波动与“清议”、“还政”舆论共鸣强烈,约四成更关注实务与新政本身,剩余则态度模糊……】
一份份清晰无比的“评估报告”,让林枫对即将到来的科举了如指掌。他不仅看到了对手的布局,更看到了潜在的盟友与需要清除的隐患。
有了这份“星辉映心”带来的洞察,林枫开始从容布局。
他首先以“年老体衰”为由,不动声色地将那位已被收买的候选考官李振邦调离了阅卷官序列,换上了一位经“星辉”评估为公正且能力不俗的官员。同时,他力排众议,坚持由皇帝主持殿试的惯例不变(此举可安抚皇帝,且殿试名次最终仍需他拍板),但在具体的考官人选和阅卷流程上,进行了精心的调整,确保核心环节掌握在可靠之人手中。
对于士林舆论,他不再被动防御。他授意商辂等人,组织支持新政的官员和学者,撰写文章,举办文会,大谈“经世致用”,强调科举取士当以解决实际问题、富国强兵为首要标准,巧妙地将舆论导向从空泛的“还政”争论,引向了更具体的治国方略探讨,这正好契合了大部分渴望做实事的士子的心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镇国驸马:从流放皇子到万古一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镇国驸马:从流放皇子到万古一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