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广东省肇庆市警察学院,九月的阳光把训练场的塑胶跑道晒得发烫,刚入学的林骄阳攥着洗得发白的军训帽带,目光追着不远处带队训练的学姐李敏,耳尖悄悄漫上一层红。彼时的她还不知道,这所爬满爬山虎的校园里,藏着她未来半生的藏蓝理想,会让她与刘东凯、白昆、田文镜结下刻进骨血的生死情谊,更会让她在训练服的汗渍与警徽的冷光里,收获一段温柔到骨子里的牵挂。
一、五人的警校入场券:各有来路,同向藏蓝
- 刘东凯:踩着缉毒警察父亲的脚印来的。他至今记得12岁那年,父亲出任务前揉着他的头说“等爸爸回来带你去吃江城老字号的热干面”,可等来的只有盖着警徽的骨灰盒和一枚褪色的三等功勋章。高考结束后,他把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压在抽屉最底层,在志愿表上一笔一划填下“江城警察学院提前批”,笔尖戳破了纸页也没察觉。入学体能测试那天,他左脚踝的旧伤(高中打市赛时崴的,还没完全好)隐隐作痛,却硬是咬着牙把3000米跑的纪录提了20秒。冲过终点线时,汗水混着眼泪砸在跑道上,他却攥紧拳头,对着天空无声说了句“爸,我做到了”。
- 白昆:是警校里出了名的“技术怪才”。高中时靠自学写出的反诈骗程序,被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拿去当教学案例,可他总觉得“敲代码只能隔着屏幕抓小毛贼,要想真刀真枪护着人,得穿上这身警服”。他以高出录取线80分的成绩考入刑事科学技术系,报到第一天就抱着笔记本电脑蹲在系楼监控室,用两小时修复了瘫痪三天的监控系统,连头发花白的张教授都拍着他的肩说“我们系这是捡到宝了”。后来每次系里设备出故障,老师都会笑着喊“白昆,来给你的‘老伙计’看看病”,他也从不推辞,总能在键盘的噼啪声里把问题解决。
- 田文镜:曾是老师眼里的“问题少年”。高中时为了帮被校外混混欺负的同桌出头,把人打得住进医院,差点被学校开除。是社区民警老张拽着他去了戒毒所,看着那些被毒品毁了的年轻人,老张才说“拳头能打跑小混混,却护不住想护的人,真本事是用法律当武器”。这句话像颗种子,在他心里发了芽。高考那年,他把老张的警号写在笔杆上,每天只睡4小时,从专科线一路追到警校录取线。收到通知书那天,他揣着两斤刚摘的橘子跑去社区警务室,给老张鞠了个90度的躬,声音哽咽:“张叔,我能穿警服了”。
- 李敏:是从边境小城走出来的“全能学姐”。从小在中缅边境长大,她见过偷渡客背着的毒品包裹,也见过被拐卖的小女孩眼里的恐惧。高三那年,她亲眼看到边防警察在暴雨里追了三公里,把被拐的妹妹从人贩子手里抢回来,那时她就攥着拳头发誓“要成为能守住边境的女警”。考入警校后,她成了全年级的“标杆”:射击课能50米外打穿靶心的红点,格斗课能撂倒比她高半头的男生,理论课笔记更是被传成“复习圣经”。可她从不小气,总把整理好的笔记借给基础差的同学,林骄阳就是最先被她“罩着”的那个。
- 林骄阳:是抱着《重案六组》的碟片长大的。小时候看季洁穿着警服查案,她就拿着妈妈的围裙当警服,在家里演“抓小偷”。高考前三个月,她得了严重的焦虑症,模拟考成绩从年级前50掉到200名开外,趴在书桌上哭的时候,正好遇到来高中做招生宣讲的李敏。李敏没说什么大道理,只是给她写了张纸条:“警服不是靠空想穿的,是靠笔和汗水拼出来的”。她把纸条贴在书桌前,每天早上读一遍,陪着她熬过了无数个刷题到凌晨的夜晚,最终以擦线的成绩考入治安系。收到通知书那天,她抱着那张皱巴巴的纸条,哭了好久。
二、学弟与学姐:藏在训练服里的温柔
林骄阳入学时,李敏已是大三学姐,负责带她们新生的格斗训练。第一次练擒拿动作时,林骄阳因为紧张,总把“锁喉”做成“抱人”,被教官当着全连的面批评:“动作都做不标准,还想当警察?”她蹲在操场角落的梧桐树下,眼泪砸在训练鞋上,把鞋尖都浸湿了。
这时李敏走了过来,没说“别难过”,只是把自己手腕上的护腕摘下来,套在她的手腕上——护腕里还带着李敏的体温,绣着小小的警徽图案。“我刚入学时,比你摔得还惨”,李敏坐在她身边,卷起裤腿,露出膝盖上一道浅褐色的疤,“第一次练倒功,直接摔在水泥地上,疼得我半夜睡不着,后来每天加练半小时,慢慢就好了”。
从那天起,李敏成了林骄阳的“专属教练”。每天晚自习后,她会带着林骄阳去空无一人的训练场,借着路灯的光,手把手教她纠正动作:“手臂要再用力点,不然制不住嫌疑人”“脚步要稳,别像踩在棉花上”。林骄阳理论课跟不上,李敏就把自己的笔记复印一份,用红笔标注出“必考重点”“易混知识点”,甚至在旁边画小笑脸鼓励她。有次林骄阳来例假,跑800米时脸色苍白,李敏默默跟在她身后,等她跑不动了,就拽着她的胳膊一起冲过终点,还从包里掏出一杯热红糖水:“快喝了,别着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灵气复苏我是警察我要打击犯罪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灵气复苏我是警察我要打击犯罪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