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风带着燥热掠过草原,吹得盐湖的白晶微微发亮。李砚站在盐湖边缘,看着一队队商队赶着驼马离开,驼铃的叮当声在旷野里传得很远——这些商队里,有一半是草原各部落的人,另一半,则是来自大周边关的中原商人。
与大周的贸易,是他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草原缺铁,缺工匠,缺精良的兵器铠甲,这些都是“神鹰部”想要进一步壮大的短板。而大周虽然战乱不休,却有着草原难以比拟的冶铁技术和能工巧匠。用盐湖产出的雪白精盐去换这些东西,是再划算不过的买卖。
“大可汗,周人商队到了。”一个负责联络的族长匆匆来报,脸上带着几分兴奋。
李砚点点头,转身向交易营地走去。所谓的交易营地,是他在盐湖与草原边境之间划出的一片空地,用木栅栏围了起来,灰影的狼群在周围巡逻,确保交易安全。
刚到营地门口,就看到十几个穿着中原服饰的商人正围着一堆货物忙碌。为首的是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人,看到李砚,立刻堆起满脸笑容,拱手行礼:“在下王二,见过大可汗。”
这王二是李砚接触最多的中原商人,据说背后有大周边关勋贵撑腰,胆子极大,不仅敢卖粮食、布匹,连兵器铠甲都敢偷偷运来。
“王掌柜这次带了什么好东西?”李砚开门见山。他对中原的繁文缛节没兴趣,只关心实际利益。
王二拍了拍手,几个伙计立刻掀开盖在货物上的帆布,露出里面的东西:一叠叠铁甲、一把把弯刀、一箱箱箭矢,甚至还有几副完整的铠甲,在阳光下闪着冷冽的光。
“大可汗请看,这些都是上好的镔铁打造,刀能劈石,甲能防箭。”王二拿起一把弯刀,耍了个刀花,“还有这些工匠,都是在下好不容易从关内寻来的,有铁匠、木匠、皮匠,个个手艺精湛。”
李砚的目光落在那几个缩着脖子的工匠身上。他们穿着粗布衣衫,脸上带着惶恐,显然是第一次来到草原。在中原,工匠地位低下,甚至不如家奴,被贩卖是常有的事,只是没想到王二竟能弄来这么多。
“盐,按上次的价。”李砚指着那些兵器铠甲和工匠,“这些,我全要了。”
王二眼睛一亮,连忙点头:“大可汗爽快!这些东西,够换五百石精盐了。另外,在下还带了些中原的种子和农具,大可汗要不要看看?”
李砚来了兴趣。他空间里的粮食虽多,却也想试试在草原推广中原的耕种技术。“拿来看看。”
王二连忙让人呈上种子和农具。有耐旱的粟米种子,有锋利的锄头、镰刀,还有几本讲解耕种的小册子。李砚翻看了几页,虽然大多是基础内容,却也能给部落里的农人一些启发。
“这些也换了。”李砚大手一挥。对他来说,精盐取之不尽,用这些换中原的技术和人才,稳赚不赔。
交易很快完成。五百石雪白的精盐被装上商队的驼马,而那些兵器铠甲、工匠、种子则被“神鹰部”的人小心翼翼地运回王城。王二看着堆积如山的精盐,笑得合不拢嘴——这些盐运回关内,能卖出十倍的价钱,足够他背后的勋贵赚得盆满钵满。
“大可汗,下次要不要来点好东西?”王二凑到李砚身边,压低声音,“我能弄到工部造的强弓,还有……甲士。”
李砚挑眉。工部造的强弓,那可是大周军队的制式装备,威力远超草原的普通弓箭;而“甲士”,说白了就是逃兵或被贩卖的士兵,这些人懂战阵,能训练新兵,价值比工匠还高。
“有多少要多少。”李砚的声音冰冷,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他知道,这种交易在太平盛世绝无可能,只有大周这种乱世,才会有勋贵为了私利,敢贩卖军械和士兵。他没兴趣管大周的死活,只知道这是“神鹰部”变强的机会。
王二眼睛里闪过一丝贪婪:“好说,好说,下次来,保证让大可汗满意。”
送走王二的商队,李砚立刻带着新换来的工匠和兵器回到王城。
工匠们被直接送到工匠营,李砚给他们安排了单独的帐篷,分发了充足的粮食和盐巴,还允许他们带上家眷(如果有的话)。
“在这里,只要好好干活,没人会亏待你们。”李砚对领头的老工匠说,“我要你们打造最好的兵器、铠甲,还有……反曲弓。”
老工匠先是一愣,随即连连点头。他没想到这个草原大可汗竟知道反曲弓——这种弓威力大、射程远,是骑兵的利器,中原只有精锐部队才能配备。能有充足的铁料和安稳的环境打造兵器,对他这种匠人来说,已是难得的待遇。
“小人一定尽力!”老工匠躬身应道,眼里的惶恐渐渐被兴奋取代。
李砚满意地点点头。他没指望这些工匠立刻造出多么精良的兵器,只要他们能将草原现有的冶铁、锻造技术提升一个档次,就足够了。
而那些换来的兵器铠甲,则被他交给了神卫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逃荒是不可能的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逃荒是不可能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