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亚”节点传递来的防御矩阵蓝图,如同在干燥的荒原上降下的甘霖,为灰烬堡垒指明了具体的技术方向。这不是现成的武器,而是一套基于能量形态转换与灵波共振原理的建构方法,其核心思想在于“引导”与“偏转”,而非“硬抗”。
技术小组立刻投入了疯狂的解析与实验工作。指挥室隔壁的房间被临时改造成了“矩阵实验室”,里面布满了临时拼凑的能量发生器、灵波谐振器以及密密麻麻的导能线路。夜莺大部分时间也待在这里,她的独特感知能力成为了连接冰冷蓝图与活性灵能的关键桥梁。
第一个目标是构建一个小型的、可验证的“共鸣偏转力场”。
根据蓝图描述,这种力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能量护盾,它不试图完全阻挡攻击,而是通过精确调控自身能量场的频率与相位,在受到攻击的瞬间,产生一种与之相反的“共鸣震颤”,将大部分冲击能量巧妙地“引导”至周边空间消散,或者“偏转”攻击的方向。其效率远高于硬抗,但对能量控制的精细度和反应速度要求极高。
“频率同步失败!灵波反馈过载!”实验室里,警告声再次响起。一个试图维持力场原型的小型装置冒出一缕青烟,黯淡下去。
这已经是第七次失败了。
“不行,蓝图上的能量参数是基于节点全盛时期的标准,我们的能源质量和输出稳定性都达不到要求。”一个年轻技术员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声音带着沮丧。
“而且,纯能量场无法有效辨识攻击类型,对实体弹丸和能量光束的偏转参数完全不同,切换需要时间,我们反应不过来。”另一个补充道。
夜莺凝视着失败的装置,手指无意识地在“星火”光滑的表面摩挲着。突然,她脑海中灵光一闪。
“我们犯了一个错误。”她轻声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我们一直在试图用‘秩序’的方法,去构建一个需要应对瞬息万变战场的灵活防御。但我们最大的优势,不是绝对的精确,而是……‘活性’。”
她走到实验台前,拿起那个烧毁的装置。“蓝图是骨架,是原理。但我们赋予它的‘血肉’,不应该是僵化的能量,而应该是能够自主适应、自主调节的灵能网络!”
她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不再将防御矩阵视为一个独立的、需要精密控制的设备,而是将其作为“灵能奇点网络”的一个延伸功能!将矩阵的发生器节点,直接与网络中的关键意志节点(主要是经过训练的防卫队员和感知者)进行深度绑定。
“让人的意志,成为矩阵的‘调控器’!”夜莺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当攻击来临,不仅仅是传感器捕捉信号,整个网络都能‘感受’到威胁的属性和强度。绑定节点的成员,可以凭借其意志本能,瞬间调整局部力场的频率和形态,实现最优的偏转或引导!这比任何预设程序都要快,都要灵活!”
这个想法如同在黑暗中划亮了火柴。技术小组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潜力,但也看到了巨大的困难——如何将人的模糊意志,转化为精确的能量控制参数?这对绑定节点的成员将是极大的精神和体能负担。
“先从最简单的开始。”螺丝一锤定音,“我们降低力场强度,先尝试偏转低速投射物。绑定者不需要精确控制所有参数,只需要集中一个意念——‘偏转’!让网络和装置去辅助完成细节调整!”
新的实验开始了。一名意志坚定的防卫队员自愿作为首个绑定者,他坐在特制的连接椅上,意识与一个小型的力场发生器原型相连。对面,一台弩炮被固定住,对准了他前方一片区域。
“准备……发射!”
嗖!一支训练用的钝头弩箭射来。
绑定者全身肌肉紧绷,瞳孔收缩,所有的意念都集中在那一个词上:“偏转!”
他前方的空气似乎出现了一丝微不可查的涟漪。弩箭在接触那层无形屏障的瞬间,没有发出撞击声,而是像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拨动了一下,轨迹发生了微小的偏移,擦着绑定者的肩膀飞过,钉在了后面的缓冲墙上。
“成功了!虽然偏转角度很小,但成功了!”实验室里爆发出欢呼。
绑定者喘着粗气,脸色苍白,显然消耗巨大,但他眼中充满了兴奋。
接下来几天,他们不断调整灵能接口的灵敏度,优化能量传导效率,并让更多成员进行适应性训练。偏转的效果从微弱变得明显,从只能偏转低速弩箭,到渐渐可以影响小口径的实弹射击。虽然对于高速能量武器依旧勉强,但这无疑是一个革命性的开端。
“共鸣壁垒”——他们为这个新防御系统起了这个名字。它不再是冰冷的墙壁,而是与堡垒每一个成员心跳相连的、活着的屏障。
就在第一个具备实战价值的“共鸣壁垒”节点在围墙关键位置安装完成,并进行最后调试的夜晚,负责监控灵能网络的壁虎,再次发出了急促的警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异能觉醒:从学渣开始逆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异能觉醒:从学渣开始逆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