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脸带来的消息像一块投入死水的石头,在夜莺心中漾开层层涟漪。一支装备精良、目的不明的外部队伍,在灰烬堡垒最虚弱的时刻出现在附近,这绝非巧合。
“能确定他们的具体人数和装备情况吗?”夜莺问道,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冷静。墙头的寒风卷起她额前散落的发丝,露出下面一双锐利如隼的眼眸。
“侦察兵不敢靠太近,”疤脸摇头,眉头紧锁,“估计在十到十五人之间。穿着统一的白色伪装服,适应冰原环境。载具是几辆经过重度改装、几乎无声的雪地履带车,看不出具体型号,但技术水准很高。他们携带的仪器……我们的孩子(指年轻侦察兵)根本没见过,只知道能量读数很不一般。”
统一制式、高技术装备、针对性探测……这不像流浪的拾荒者或小股掠夺者,更像是有组织、有特定任务的官方或大型势力成员。
“他们有没有表现出敌意?”夜莺追问。
“暂时没有。他们似乎很避讳与我们接触,我们的侦察兵一试图靠近,他们就主动后撤,保持距离。但那种窥探感……让人很不舒服。”疤脸啐了一口,“就像秃鹫在天上盘旋,等着猎物彻底断气。”
这个比喻很形象。夜莺沉吟片刻。“加强对他们的监视,但不要主动挑衅。堡垒现在经不起任何冲突。另外,加快修复防御工事,尤其是东南方向的哨卡。”
“已经在做了。”疤脸点头,“但我担心的是,如果他们是冲着……那场爆炸来的,会不会对那个‘坑’感兴趣?”他指了指堡垒中央的方向,脸上掠过一丝忌惮。
这正是夜莺最担忧的。意识种子虽然似乎被摧毁了,但那个深坑残留的能量辐射和可能存在的、未被完全湮灭的数据碎片,对于某些势力而言,或许是极具吸引力的“宝藏”。一旦被外人介入,天知道会引发什么后果。
“那个地方,必须封锁。立下禁令,任何人不得靠近。”夜莺果断道,“对外就宣称是极度危险的辐射污染区。”
“明白。”疤脸应下,又看了夜莺一眼,“你……不打算走了?”
夜莺望着东南方冰原的方向,目光深邃。“暂时不走了。我想看看,这些‘秃鹫’到底想干什么。”她需要情报,需要了解这突如其来的变数。这关乎堡垒的安危,也可能……与她肩负的使命有关。
接下来的两天,灰烬堡垒在一种外松内紧的氛围中度过。表面的重建工作仍在继续,但临时管理会暗中加强了对东南方向的警戒和监视。夜莺则利用这段时间,进一步熟悉堡垒新的权力结构(虽然还很粗糙),并借助疤脸的渠道,试图搜集更多关于那支神秘队伍的信息,但收获甚微。对方显然也非常专业,反侦察能力很强。
第三天下午,转机出现了。
一个在堡垒外围负责设置预警陷阱的年轻工匠,带回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他在距离堡垒约四十里的一处冰裂谷边缘,发现了那支队伍丢弃的一些“垃圾”。不是普通的生活垃圾,而是一些损坏的、他完全看不懂的电子元件和包装物。
夜莺立刻要求查看。那些元件做工精密,使用的材料和封装工艺都与废土上常见的粗犷风格截然不同。在一个撕裂的包装袋上,她发现了一个极其模糊、但依稀可辨的标记——那是一个抽象化的、环绕着麦穗的**地球轮廓**图案。
这个图案,她在凯拉的数据芯片中见过!属于旧时代一个名为“全球统一科研理事会”的机构!这个机构在大寂静之前就已是传说,据信早已瓦解!
难道这支队伍,是旧时代某种遗产的继承者?还是说,有新的势力,在使用过去的符号?
夜莺感到事态比想象中更复杂。她仔细检查那些损坏的元件,发现其中几个带有明显的**过载烧毁**痕迹,像是被极强的能量脉冲瞬间击穿。这种损伤模式……与她记忆中,林风最后那跨越空间的一击所造成的能量特征,有某种隐晦的相似之处。
一个大胆的猜想在她脑中形成:这支队伍,或许不仅是为了探查能量爆发,他们很可能也**受到了**那次能量冲击的波及,导致部分设备损坏,才不得已在此停留、维修,并留下了这些痕迹!
如果真是这样,他们或许并非纯粹的“秃鹫”,也可能……是某种意义上的“受害者”,或者,他们对那股力量的源头(林风?)抱有极大的兴趣?
无论如何,必须接触他们。被动等待只会让己方陷入更深的迷雾。
夜莺找到疤脸,说出了自己的决定:“我要去亲自见见他们。”
疤脸大吃一惊:“太危险了!他们底细不明,万一……”
“正因为他们底细不明,才必须去弄明白。”夜莺打断他,“堡垒不能再承受一次未知的打击。我一个人去,目标小,灵活。你在这里稳住局面,如果我在四十八小时内没有回来,或者发出特定信号,就立刻启动应急计划,放弃堡垒,组织幸存者向南转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异能觉醒:从学渣开始逆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异能觉醒:从学渣开始逆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