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拿起案上的茶壶,为弘晖续了一杯茶:“况且,我大清如今国力雄厚,四海升平,一场天灾,尚不足以动摇根本。当下最要紧的,是让百姓看到朝廷与他们共度时艰的决心,是严惩那些中饱私囊、赈灾不力的官员,让赈济粮款真正落到灾民手中。”
弘晖静静地听着,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眼中重新燃起坚定的光芒。他起身躬身行礼:“儿臣明白了!谢父皇、母后指点,儿臣这就回去安排,全力赈灾!”
事后,弘晖力排众议,拨付巨额赈济款,派遣得力干员前往江南,一方面组织灾民抗洪救灾、重建家园,另一方面严查贪腐,将几名中饱私囊的官员就地正法。朝廷的高效应对与坚决态度,迅速稳定了灾民情绪,赢得了民心。此事过后,弘晖对明玉更是敬爱有加,深知这位母后的智慧,是父皇乃至整个大清的瑰宝。
日子便在这般恬淡与偶尔的波澜中悄然滑过。宁寿宫不再是权力的中心,却成了紫禁城中最温暖的港湾——这里有相濡以沫的爱情,有儿孙绕膝的天伦,有洞察世情的智慧,更有历经风雨后的平和。
某个午后,胤禛小憩醒来,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铺着明黄锦缎的床榻上。他起身走出内室,见明玉正坐在窗边的绣墩上,就着暖阳,细细修补着他一件旧袍袖口的刺绣。那是他当年在雍亲王府常穿的一件常服,袖口的龙纹刺绣有些磨损,明玉一直舍不得丢弃,时不时拿出来修补一番。
她的神情专注而温柔,指尖捏着细小的银针,一针一线地穿梭,阳光在她周身勾勒出一圈柔和的光晕,发间的银簪泛着淡淡的光泽,与几十年前在雍亲王府初见时的模样,依稀重合。时光仿佛在她身上静止了,只留下愈发深沉的温婉与从容。
胤禛心中一动,缓步走过去,从身后轻轻拥住她。明玉微微一惊,随即放松下来,侧首对他莞尔一笑:“吵醒你了?”
“没有。”他将下颌抵在她散发着淡淡莲香的发顶,声音低沉而满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只是觉得,能这样看着你,真好。” 从九龙夺嫡的步步为营,到登基后的励精图治,再到“影蛛”之乱的并肩作战,最后到如今的退隐安宁,一路走来,幸好有她相伴。
明玉放下手中的针线,将手覆在他环在自己腰间的手上,轻轻拍了拍,指尖的温度传递着彼此的心意。千言万语,都化作了这无声的默契与相守。
窗外,春风拂过,庭院中的玉树轻轻摇曳,新生的玉白叶片如玉片相击,发出细微悦耳的声响,仿佛在应和着这满室的温馨与安宁。
然而,在这极致的平静与幸福之下,明玉偶尔还是会想起那夜玉树莲苞绽放时的异象——识海中金莲的根系,仿佛穿透了灵泉空间,与脚下的大地、与紫禁城的宫墙、与那株象征国运的玉树,甚至与整个大清江山,建立了一种深沉而永恒的联结。
那并非负担,而是一种融入骨髓的归属感。她有时会在夜深人静时静静思索:当她和四郎最终走向生命的终点,这份由灵泉之力、由守护之心、由不朽爱情所化的印记,是否会如那株玉树一般,以一种超越凡俗的方式,永远守护着这片他们深爱的土地?
这个念头如同水面的涟漪,轻轻荡漾开,又缓缓归于平静。未来的事,谁又能说得清呢?重要的是把握当下——这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每一刻,这与身边之人相守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值得好好珍惜。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宁寿宫的地面上,映出两人相依的身影,宁静而悠长。
喜欢灵泉伴清穿:富察侧福晋独宠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灵泉伴清穿:富察侧福晋独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