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透过雍亲王府的朱窗,洒在暖阁的地毯上,映得满室菊香浮动。弘晖握着小狼毫临帖,墨汁在宣纸上晕开工整的字迹;昭华捧着画册,指尖轻轻点着画上的花鸟;乳母抱着弘昉和昭玥,两个小家伙正用小手互相抓挠,发出咯咯的笑声。这一派天伦之乐,却掩不住胤禛眼底深藏的凝重——那份匿名短笺上的“妖孽”二字,像一粒细沙,卡在他与康熙之间,硌得人不安。
胤禛刚下朝回府,便径直走进暖阁。他没先去书房,而是站在门口静静看着,玄色常服的衣角扫过门槛,带起一丝微凉的风。明玉抬头见他,放下手中的针线,起身迎上前:“爷回来了,今日朝事多吗?”
“还好。”胤禛应着,走到弘晖身边,指尖拂过字帖上的“孝悌”二字,轻声考校:“弘晖,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弘晖放下笔,脆生生回答:“回阿玛,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意思。皇玛法教过我,说这是做人的根本。”
胤禛点点头,又抱起乳母怀中的弘昉。小家伙睁着乌溜溜的眼睛,伸手去抓他的胡须,模样酷似年轻时的康熙,连那股机灵劲儿都如出一辙。他心中微动,状似无意地对明玉说:“皇阿玛今日问起孩子们,说有些日子没见了,想瞧瞧。过两日天暖,你带着他们入宫请安吧。”
明玉指尖一顿,立刻明白这不是寻常的“祖孙相见”。康熙要见的,不仅是孙辈,更是要亲眼确认——这些“祥瑞”是否真如表面般纯良,是否真的不会成为“妖孽”。她柔声应下:“好,我这就吩咐人准备孩子们的衣裳。”
两日后的清晨,天朗气清。明玉穿着一身月白色旗装,领口绣着淡雅的兰草纹,鬓角的银丝用珍珠簪子巧妙固定,既显温婉,又不失庄重。她抱着穿戴一新的昭玥,乳母抱着弘昉,弘晖和昭华穿着小朝服,跟在身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入宫。
先到永和宫,德妃早已在廊下等候。见到昭玥,她立刻伸手抱过,轻轻捏着孩子的小脸,笑得眉眼弯弯:“我的乖孙孙,几日不见,又长胖了!你看这梨涡,跟哀家年轻时一模一样。”她又接过弘昉,看着孩子酷似康熙的眉眼,语气里满是欣慰,“这孩子将来定有出息,瞧这眼神,多精神。”
在永和宫坐了半个时辰,康熙身边的魏珠便来传话:“万岁爷在乾清宫暖阁等着呢,让懿福晋带着小主子们过去。”
乾清宫西暖阁内,檀香袅袅。康熙刚与几位大臣议完事,案上还堆着奏折,见孩子们进来,他立刻放下朱笔,脸上的倦意消散大半:“都过来,让朕瞧瞧。”
弘晖和昭华规规矩矩走上前,弘晖躬身行礼:“孙儿给皇玛法请安。”声音清亮,礼数周全。康熙笑着拉过他,指着案上的奏折问:“弘晖最近在读什么书?”
“回皇玛法,孙儿在读《论语》,额娘还教孙儿背《弟子规》。”弘晖一一作答,条理清晰。
康熙又看向弘昉,伸手轻轻摸了摸孩子的脸颊,目光在他眉眼间停留许久——那高挺的鼻梁、紧抿的唇线,像极了自己年轻时的模样。他眼底闪过一丝复杂,有追忆,有欣慰,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审度,仿佛在确认这孩子身上是否真的藏着“异常”。
“老四媳妇,你教得好。”康熙最终看向明玉,语气温和,“孩子们懂事,身子也壮,是我爱新觉罗家的福气。”
“皇阿玛谬赞了,都是孩子们自己争气,妾身不过是尽了本分。”明玉躬身回话,声音平稳,周身那清冽的异香悄然收敛,只余下淡淡的暖意,像一层无形的护罩,包裹着自己和孩子,也让康熙眼中的审度渐渐淡去。
同一时刻,八贝勒府的书房内,气氛却冷得像冰。胤禩捏着粘杆处眼线传来的密报,指节泛白——密报上说,明玉带孩子入宫,康熙十分欢喜,还留他们用了午膳。
“四哥倒是沉得住气。”胤禩将密报扔在桌上,看向站在一旁的何焯,“废太子那步棋算是废了,皇阿玛不仅不信,反而借机会敲打了大哥,四哥倒成了受益者。”
何焯捻着胡须,缓缓开口:“王爷,废太子虽没扳倒雍亲王,但‘妖孽’二字,已在万岁爷心里埋下了种子。如今只需一个契机,这颗种子就能生根发芽。”
“契机?”胤禩抬眼,眼中闪过一丝阴鸷,“何先生有办法?”
“臣听闻,蒙古喀尔喀部的大喇嘛哲布尊丹巴不日将入京朝觐。”何焯眼中精光一闪,“这位喇嘛在蒙古各部威望极高,万岁爷也颇为敬重,还常说他‘能通天机,善辨命格’。若是能请他在合适的场合,对雍亲王的侧福晋或孩子稍作点评——哪怕只是说‘命格奇特,难以看透’,也足以让万岁爷和宗亲们再起疑心。”
胤禩眼前一亮,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这主意好!只是,如何让他按我们的意思说?”
“王爷放心,”何焯微微一笑,“臣有个故交,曾是哲布尊丹巴的弟子。只要许以重利——比如资助他在蒙古建寺庙,再晓以‘雍亲王势力过盛,恐威胁蒙古与大清的关系’,他定会动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灵泉伴清穿:富察侧福晋独宠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灵泉伴清穿:富察侧福晋独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