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十八年深秋的雍亲王府,金桂的甜香漫过朱红院墙,与廊下悬挂的菊灯香气交织,连风里都裹着喜庆的暖意。半月前,侧福晋富察·明玉再诞一对龙凤胎的消息,早已传遍京城——这是雍亲王膝下第三对龙凤呈祥,这般天家祥瑞,便是翻遍历朝史书也难寻。满月宴的请柬还未发,内务府、宗室亲贵的贺礼已堆满了偏院,鎏金的长命锁、玉雕的平安扣、江南织造的云锦襁褓,件件皆是珍品。
正院厢房内,地龙烧得极旺,空气里飘着淡淡的参汤香。明玉倚在铺着白狐裘的暖炕上,藕荷色常服衬得她面色红润,乌发松挽,仅用一支羊脂玉簪固定,鬓角那几缕银丝被巧妙藏在发间,反倒添了几分温婉的韵致。她怀中抱着新诞的幼子,指尖轻轻拂过孩子柔软的胎发——小家伙闭着眼,鼻梁高挺,唇线紧抿,竟有七八分像年轻时的康熙,连呼吸的节奏都带着几分沉稳。
乳母抱着一旁的小格格,轻声哼着摇篮曲。小格格粉雕玉琢,一双杏眼半睁着,眼波流转间,竟与太皇太后年轻时有惊人的相似,尤其是笑起来时嘴角的梨涡,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额娘,弟弟什么时候能跟我玩?”五岁的弘晖穿着宝蓝色小袍,正襟危坐地守在炕边,小大人似的模样惹得明玉轻笑。他眉眼肖似康熙,性子却沉稳如胤禛,早已懂得照顾弟弟妹妹。一旁的昭华穿着粉色襦裙,安静地描着红帖,她肖似孝懿皇后,连握笔的姿势都带着几分娴雅;三岁的昭瑜被保姆牵着,晃着羊角辫想去摸弟弟的手,却被弘晖轻轻拦住:“瑜儿乖,弟弟还小,碰了会疼。”
这满室的天伦之乐,像一幅暖融融的画,驱散了深秋的凉意。
院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明玉抬眸望去,胤禛已掀帘而入。他刚下朝,卸下了明黄朝服,换了一身石青色常服,腰间系着墨玉带,眉宇间的冷峻在踏入屋子的瞬间,便被满室的奶香与笑语融化。
“爷回来了。”明玉轻声开口,将幼子往他身边递了递。
胤禛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接过孩子,动作虽略显生硬,却格外轻柔——他怕自己粗粝的掌心碰疼孩子娇嫩的皮肤。小家伙在他怀里扭了扭,竟睁开眼,对着他眨了眨,没哭也没闹。
“今日可好些了?”胤禛坐在炕边,目光落在明玉略显苍白的唇上,指尖抚过她的手背,带着刚从外面回来的凉意。
“有爷和孩子们在,哪儿还有不好的道理。”明玉笑着摇头,指了指桌上的礼单,“皇玛法今早又赏了一对赤金镶红宝石的长命锁,德妃娘娘遣崔嬷嬷送来的人参,说是长白山新采的,让给孩子们熬汤喝。”
提及德妃,明玉眼中满是感激。这些年来,德妃待她如亲女,不仅时常送来补品,还在康熙面前屡屡夸赞她贤淑,婆媳关系融洽得让宫中其他妃嫔羡慕。胤禛看着怀中孩子酷似太皇太后的眉眼,心中亦是感慨——这三对龙凤胎,仿佛是上天安排好的:弘晖肖自己,昭华肖孝懿,昭瑜肖德妃,如今这对幼子幼女又肖似康熙与太皇太后。这般巧合,在外人看来是祥瑞,在他心中,却是沉甸甸的天命之感。
“皇阿玛昨儿还跟我说,”胤禛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咱们府里的孩子,是大清的福气。” 这话里的深意,他与明玉都懂——康熙对他的看重,已不止于父子,更有对继承人的期许。
“王爷,福晋,九爷、十爷、十三爷、十四爷来了!”苏培盛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几分雀跃。
胤禛笑着起身:“快请。”
不多时,四位皇子便走进来,先是给胤禛和明玉行了礼,目光立刻被炕上的孩子吸引。胤?嗓门最大,几步凑到炕边,啧啧称奇:“四哥,您这运气也太好了!又添一对!瞧瞧这小阿哥,跟皇阿玛年轻时一模一样,将来定是个有出息的!”
胤禟掏出一个精巧的金镶玉长命锁,轻轻放在小格格襁褓边,笑得眉眼弯弯:“一点心意,给侄儿侄女讨个吉利。” 他如今跟着胤禛打理内务府的商贸,手头宽裕,出手也格外阔绰。
胤祥走到弘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赞赏:“弘晖越来越懂事了,方才在院子里,还看见你教昭华写字,有长兄的样子。” 他是胤禛最铁杆的支持者,这些年始终站在他身边,从未动摇。
胤祯则蹲在昭瑜面前,变戏法似的掏出一个彩绘泥人,逗得小姑娘咯咯直笑。他如今在兵部历练,性子沉稳了许多,看向胤禛的目光也满是敬服:“四哥,您如今儿女绕膝,兄弟们都羡慕。皇阿玛前儿还说,朝中就数您府里最省心。”
兄弟几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话题从孩子聊到朝政,气氛融洽得像寻常人家。他们带来的不仅是贺礼,更是一股无形的力量——有这几位手握实权、在宗室中颇有威望的弟弟支持,胤禛在朝中的地位,早已无人能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灵泉伴清穿:富察侧福晋独宠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灵泉伴清穿:富察侧福晋独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