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春园的秋风卷着枯叶,打在胤禛玄色的袍角上,发出“沙沙”的响。他僵立在澹宁居紧闭的殿门前,指尖的密折被攥得发皱——李德全那句“万岁爷正单独召见隆科多”,像根冰锥,扎进他紧绷的神经里。
皇阿玛不见他。在西北狼烟将起、京城暗流汹涌、额娘中毒垂危的关头,他这个急着奏报军情的儿子,竟连殿门都进不去。隆科多手握九门兵权,是京畿防务的关键,皇阿玛在这个时候单独见他,是制衡自己?还是早已布好了另一盘棋?
“王爷,您别为难奴才,万岁爷下了严旨…”李德全的声音带着哀求,额头上全是汗。
胤禛深吸一口气,压下喉咙里的苦涩,从怀中取出密折递过去:“这是西北军情摘要,劳烦公公务必在皇阿玛醒后呈上。”他的指节泛白,掌心被指甲掐出红痕——只有疼痛能让他保持清醒。
李德全接过密折,犹豫了一下,极小声补充:“王爷,万岁爷歇下前,喃喃了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奴才听不懂。”
树欲静而风不止?胤禛的心脏猛地一沉。是皇阿玛在感慨局势不由人?还是在暗示他,这场风暴避无可避,只能硬接?他抬头望向殿门,朱红的漆色在秋风中显得格外冰冷,像那位帝王深不可测的眼神。
最终,他对着殿门深深一揖,转身大步离去。背影孤直,却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既然皇阿玛默许风暴降临,那他便迎上去,哪怕前方是万丈深渊。
胤禛没有回府,直奔永和宫。他需要确认额娘的情况,更需要和胤祥等人重新布局。
刚进殿门,崔嬷嬷就带着喜色迎上来:“王爷!娘娘又呓语了,还能咽更多粥水了!太医说这是大好转的迹象!”
胤禛快步走到榻前,烛火下,德妃的脸虽依旧苍白,却褪去了几分骇人的青灰。他握住额娘微凉的手,指尖传来微弱的温度,这是连日阴霾里唯一的暖意。
“老十三呢?”他低声问。
“十三爷去查九门布防了,九爷十爷去盯粮草和八爷府了。”崔嬷嬷回话时,眼角还带着红——这些日子,她几乎没合过眼。
胤禛点点头,刚想说话,殿外传来脚步声,胤祥风尘仆仆地进来,甲胄上还沾着尘土:“四哥,九门布防妥了,可隆科多那边…九哥去了还没消息。”
“他自有考量。”胤禛打断他,目光落在德妃脸上,“额娘的情况不能再等,明玉送来的粥还有吗?再喂一些。”
崔嬷嬷连忙去端粥,太医也凑过来诊脉,片刻后喜道:“王爷!娘娘的脉象比刚才更稳了!这粥水像是有滋养之力,竟能缓减蛊毒的阴寒!”
胤禛心中一动——明玉的粥,难道真有不同?他没深想,只当是妻子的孝心感动了上天。
雍亲王府的暖阁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乳香混着淡淡的莲香,弥漫在空气中。明玉靠在软榻上,脸色虽苍白,却带着初为人母的温柔。摇床里,两个新生的孩儿睡得正香——哥哥弘昐哭声洪亮,眉眼竟与慈宁宫旧画上的太皇太后有几分神似;妹妹昭瑜安安静静的,小巧的鼻子和下巴,活脱脱是德妃的翻版。
“真是祥瑞啊,小主子们生得这般像先人。”钱嬷嬷小声感叹,伸手想碰昭瑜的小脸,却被陈嬷嬷拦住。
“别惊动小主子,”陈嬷嬷的眼神带着敬畏,“你没闻见吗?暖阁里总有股清莲香,懿福晋产后恢复得这么快,说不定是这香气滋养的。”
陈嬷嬷说得没错——自昭瑜出生后,明玉意识深处的灵泉就格外活跃,丝丝缕缕的清冽气息不仅滋养着她,还透过肌肤,悄悄萦绕在两个孩子身上。尤其是昭瑜,那与德妃相似的眉眼间,竟隐隐透着一丝灵泉的温润。
而永和宫的德妃,此刻正陷在温暖的黑暗里。她“看”到两朵并蒂金莲在眼前绽放,小一些的那朵紧紧依偎着她,散发着让她安心的气息。“瑜…”一声极轻的呓语,从她干裂的唇间溢出——这是她从未听过,却本能念出的名字。
崔嬷嬷刚好进来,听到这声呓语,激动得眼泪直流:“娘娘!您是在叫小格格吗?!”她虽不知小格格的名字,却莫名觉得,这声“瑜”就是在唤那个刚出世的孩子。
胤禛在府外与胤禟短暂会面后,脸色更凝重了——隆科多态度暧昧,只说“谨遵圣意”;而山西范家,竟查到与西北军中将领有异常资金往来!
他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府,直奔暖阁。推开门,看到摇床里的两个孩子,即便是心硬如铁的他,也瞬间软了眉眼。尤其是昭瑜,那酷似德妃的小脸,让他想起额娘昏迷前的模样,鼻尖一酸。
“王爷,额娘那边怎么样了?”明玉醒来,轻声问道,伸手握住他的手。
“好多了,还能咽粥水。”胤禛坐在床边,把昭瑜轻轻抱起来,“你看,她多像额娘。”
明玉笑了:“像额娘好,额娘见了肯定欢喜,说不定一高兴,病就好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灵泉伴清穿:富察侧福晋独宠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灵泉伴清穿:富察侧福晋独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