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青荷准备的这一堆年货,最先卖完的是蛋类,咸蛋、皮蛋以及新鲜鹅蛋。
这些蛋类很好卖,酒楼需要富贵人家需要,就连普通老百姓买不起肉也能买几个鸡蛋回去,过年嘛总要吃点好的。
八千枚蛋第一天望月楼就买走了一大半,剩余的蛋顾青荷只卖了三天就卖光了,总共收入21贯钱,其中盐用了三贯钱的。
其次卖的快的是柿饼,因为价格便宜备货不多的缘故,卖了不到四天也卖完了。
大约500斤的柿饼卖了8贯钱,这个钱不多,赚的真的只是一点辛苦钱。
第五天卖光的才是肉类,酱板鸭、腊鸡、腊鸭、腊肉、香肠、排骨最终的收益是1100贯钱,是所有货物中最大一笔收入。
不过腌制这些腊货香料跟盐也用了不少,顾青荷粗略一算盐大概用了30贯钱,香料酱油这些加起来12贯钱左右。
另外这里面的二十头猪是收购的花了160贯,除去这些钱他们也只赚了898贯钱。
最后卖光的才是各种酱菜,顾青荷他们这次带来府城的酱菜很多足足六千斤。
不过最后收回来的银钱却并不多,总共才赚了96贯钱,其中买盐花了32贯,各种香料15贯钱,总共才赚了49贯钱。
酱菜都是地里的蔬菜做的,如果不做菜酱菜拉到府城卖,在镇上那个小地方,一年要卖49贯钱的菜几乎是很难做到的。
“青荷有多少了?”
第七天的下午,众人卖光了拉来的年货后,宋书宴一边盘账一边问道。
“总计收入是1225贯钱,租骡车是46贯钱,入城费25贯钱,租摊费20贯钱,拿号牌交税是25贯钱,这里就是124贯。
买盐65贯钱,买香料27贯钱,买猪160贯,请人杀猪腌制腊肉腊鸡5贯钱,这里是257贯钱。”
“除去这些我们也只剩下844贯钱了,其实赚的也不多,入城费跟税太贵了!”
看着账本上面的数字,顾青荷忍不住跟宋书宴抱怨,他们才挣多少钱啊!
“已经很不错了娘子,这都卖了八百多贯钱了,如果只在乡下卖活鸡活猪,我们连这笔钱的一半都卖不到。”
顾青荷一愣随后一想也确实是这样的,在乡下他们买了二十头猪才160贯钱,这要是自己家卖,估计也就这个数字。
顶多是因为猪大多卖十几贯钱,鸡鸭鹅也卖100多贯钱,鸡蛋,鹅蛋,鸭蛋卖的就更少了,蔬菜基本上卖不上钱。
所以说卖货还是要来大城市,顾青荷听宋书宴这么一说,心里也平衡了些。
“好了,年货也卖光了,现在我们要好好休息半天,明天早上出门逛府城。”
顾青荷把手里的账本往宋书宴怀里一丢,随后便躺在床上,懒洋洋的靠在枕头上。
“娘子还是好好想想,有哪些东西必须要买的,我们来一次府城不容易,前后要花半个月时间,一年也就来这一次。”
顾青荷眼睛一亮,坐起身来,“我想想啊,家里的锄头、镰刀有一部分坏了,虽然拿到铁匠铺修了,但还不够得买新的。”
“家里炒菜煮饭的大铁锅,我也要换一个新的,旧的拿到后院去给猪猪食。
对了,咱们再买些花种吧!咱们院子里也种些好看的花,光秃秃的院子不好看。”她掰着手指,越说越起劲。
其实家里的院子也不是光秃秃的,宋书宴还种了不少果树,只是没有花朵而已。
宋书宴笑着点头,“行,都记着。冬季的腊梅好看,我们种点腊梅吧!除了这些还有没有别的?特别是你要用的东西。”
“过年还要买点香、蜡、纸、爆竹,年前还要去上坟,这些东西少不了。”
宋家是金秋村本地的祖坟还在这边,再加上他娘也在这边也立有衣冠冢,因此家中男丁,每年都要去山上上坟的。
“这些不急回县城买也一样,东西都差不多了,府城带回去还麻烦一些。”
“那咱们也给自己添些新衣裳吧,过年嘛,总得穿得喜庆些。”
顾青荷脸颊微红,“还有,小妹要成亲了,我想给她置办点嫁妆。”
“好,都安排上。”
宋书宴摸了摸她的头,硬朗的脸颊上带着温和的笑意,“除了这些实用的,娘子有没有想买来自己用着开心的东西?”
顾青荷歪着头想了想,“府城的布料花样多,我想买些漂亮的布料,做几身新衣服。再买些头绳、胭脂水粉,打扮打扮自己。”
“娘子,去年来府城我们买了一套头面,今年再买一套吧,日后每年都买一套。”
“好啊!”顾青荷闻言也不由得笑了。
其实家里并不缺什么东西,农具县城打也一样,衣服布料家里还有没用完的,但是来都来了,总要采购点东西回去吧?
两人商量妥当,便期待着第二天的府城之行,准备把该买的东西都置办齐全,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家过年。
给小妹顾青莲置办嫁妆,顾青荷的想法是给她买一支压箱底的金簪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就怀双胞胎,看吾儿登科!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开局就怀双胞胎,看吾儿登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