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里安静了片刻,只有电灯泡发出的细微嗡鸣。
吕辰端起茶杯,轻轻晃动着里面澄黄的茶汤,脑中飞快地权衡着。
他想起之前技术攻关小组在轧钢厂的成功,想起“厂校合作”这块金字招牌的潜力……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何不将这种合作,以一种更轰动、更系统的方式推向高潮?
良久,他抬起眼,目光沉静而坚定,迎上李怀德带着期盼的视线。
“李哥,”他换了个更亲近的称呼,语气诚恳,“您的担忧,我明白。这个时候,确实需要再加一把火,把这‘势’造得更足,让上面觉得,由您来接任,是最顺理成章、最能延续轧钢厂当前良好发展势头的选择。”
“哦?”李怀德双眼放光,“兄弟你有什么高见?快说说!”
“我觉得,突破口,或许还在‘厂校合作’这四个字上。”吕辰缓缓道,眼中闪烁着思辨的光芒,“杨厂长高升,凭借的是密云基地的农业政绩和我们之前的自动化项目打下的工业革新基础。这两者,其实都隐约指向了同一个方向。”
他给李怀德续了一杯茶:“打破常规,开拓创新。我们要接续并且放大这种势头。”
他具体阐述道:“轧钢厂和清华的合作,已经有了‘实践基地’和‘联合实验室’这块金字招牌。但这还不够‘响’,不够‘亮’。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将合作推向一个更深入、更系统、更具轰动效应的新阶段。”
李怀德听得认真,但眉头尚未完全舒展:“深化合作是好事,我也支持。可这……见效是不是慢了点?怕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他担心时间上来不及,在他最需要政绩支撑的关键时刻,学术合作这种长线投资无法立刻转化为看得见的筹码。
吕辰微微一笑,成竹在胸:“李哥,常规的、按部就班的合作确实需要时间沉淀。但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搞个‘大场面’,用一场足够盛大、足够新颖、立意足够高的活动,彻底引爆关注,把您和‘厂校合作’、‘技术革新’牢牢绑定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和品牌效应。”
“大场面?”李怀德对这个大场面感到好奇。
“对。”吕辰肯定地点头,“我的想法是,由红星轧钢厂牵头,联合我们清华大学机械制造系,在校园里,召开一个盛大的——‘厂校携手,知识赋能’技术攻关课题发布会!”
他详细介绍:“我们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邀请刘星海教授等专家教授,联合钱工、孙工等厂里的技术骨干,组成一个‘技术难题梳理小组’,深入轧钢厂各个车间、生产环节,进行地毯式的调研。目标有两个:一是梳理出一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难度不大但困扰已久、解决后能立刻见效提升效率或质量的‘短平快’课题;二是提炼出几个关乎轧钢厂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意义的‘深度攻关’课题。”
“第二步,就是发布会本身。”吕辰语气变得昂扬,“我们高举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深化厂校合作,服务国家战略’的大旗,提出‘产学研一体发展’的新思路。在发布会上,正式向清华大学的学子们发布那些简单的课题,鼓励他们以个人或团队形式认领,我们厂方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和实践指导,成果归属清晰,奖励明确。这不仅能快速解决我们厂的实际问题,更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展现我们轧钢厂求贤若渴、注重实效的姿态。”
“同时,”他加重了语气,“我们隆重推出那些‘深度攻关’课题,面向清华的教授、专家团队,邀请他们与我们联合组建攻关小组,轧钢厂投入研发经费,共享研究成果。这彰显的是我们立足长远、敢于投入、瞄准行业前沿的战略眼光!”
吕辰总结道:“李哥,您想想,这样一个活动,将首都顶尖高校的智力资源与大型国有企业的实际需求无缝对接,既有解决当下痛点的‘务实’,又有布局未来的‘务虚’,完美诠释了‘产学研’深度融合。它发生在清华大学,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和传播价值。届时,我们广邀媒体,不仅在校园内造成轰动,更要在首都工业界、教育界掀起一场关于‘厂校合作新模式’的大讨论!而您,作为这项创举的提出者和主导者,名字将和这场盛会紧紧联系在一起。这分量,这光环,难道还不足以让您在接下来的竞争中,占据绝对的主动和优势吗?”
李怀德听着吕辰条分缕析、层层递进的阐述,眼睛越来越亮,脸上的犹豫和焦虑早已被兴奋和激动取代。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场发布会人声鼎沸、群情激昂的场景,看到了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报道,看到了上级领导赞许的目光……
“高!实在是高!”李怀德猛地一拍大腿,差点打翻桌上的茶杯,他激动地站起身,在书房里来回踱了两步,脸上焕发着红光,“小吕兄弟!你这脑子,真是绝了!我怎么就没想到!课题发布会!好一个‘厂校携手’!好一个‘产学研一体发展’!这个点子,不仅格局大,而且抓手实!既能立刻见效,又能长远布局!太好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