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钦若一党,则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瞬间炸毛。他们在各种场合,以各种方式,对杨延昭进行攻讦。
“陛下!杨延昭此奏,看似谦恭,实则跋扈!‘北疆安则中原安’,此何言也?莫非离了他杨延昭,我大宋江山就不稳了吗?此乃挟边军以自重,其心可诛!”
“通篇都在强调边军如何辛苦,如何忠诚,分明是在收买人心,暗示朝廷亏待了他们!”
“还有那些对轮换政策的微词,对协理军官的暗贬,无一不是在抗拒朝廷节制,欲将北疆经营成独立王国!”
这些言论,依旧恶毒,但却少了几分以往的底气。因为杨延昭的奏章写得滴水不漏,让他们难以抓住明确的把柄。更重要的是,杨延昭刚刚挫败耶律隆庆的大功犹在眼前,此时过度攻击,反而容易引火烧身。
王钦若本人这次没有亲自上阵,他躲在幕后,脸色阴沉。他发现自己之前的手段,无论是卡粮饷、散谣言还是派员“协理”,似乎都未能伤及杨延昭的根本,反而让其在北疆的根基愈发稳固。这份“贺表”,更是展现出了杨延昭高超的政治手腕,不再仅仅是一个只会打仗的武夫。
“此子……已成气候,难以力敌矣。”王钦若在心中暗叹,开始思考更迂回、更长远的策略。
这场由一份“贺表”引发的朝堂波澜,最终以一种微妙的方式暂时平息。赵恒没有明确支持哪一方,但在此后一段时间里,关于北疆将领的轮换调动,明显放缓,且更加注重征求杨延昭的意见。而那些派去的“协理”军官,也大多被边缘化,未能对北疆核心军务产生实质影响。
杨延昭的“贺表”,成功地达到了预期目的。它如同一面盾牌,抵挡了部分来自汴梁的明枪暗箭;它也像一道桥梁,在紧张的君臣关系之间,维系着一种脆弱的平衡;它更是一次宣言,向朝野上下宣告了北疆不可动摇的地位与其守护者不容轻侮的意志。
定州城内的杨延昭,接到来自汴梁的、语气温和、内容空洞的嘉奖谕旨时,脸上并无多少喜色。他知道,这仅仅是又一个回合的结束。长河浪涌,从不停歇,下一次的波涛,或许会更加汹涌。但他已做好准备,无论风浪来自何方,他都将率领北疆这艘巨舰,坚定地航行下去。
喜欢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