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寻常官员被个黄口小儿如此称呼,只怕会觉得冒犯,但李白闻言,非但不恼,反而像是被搔到了痒处,十分受用。
他爽朗一笑,竟弯腰小心翼翼地将那小家伙抱了起来,让他能更清楚地看到那柄长剑:“哟!小娃娃,年纪不大,眼光倒是不错!这可是把好剑!跟了爷爷很多年了!” 他见小家伙一点不怕生,反而伸出小手想去摸剑鞘,便逗他道:“怎么?想不想看白胡子爷爷舞剑给你看?”
“想!” 那孩子清脆地应道。
这一声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顿时激起了千层浪。周围的孩子们本就对这位气度不凡、笑容可亲的白胡子老爷爷充满好奇,一听要舞剑,立刻全都兴奋地围拢过来,连那些在远处练习拳脚的也顾不上韩揆平日严肃的目光,呼啦啦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叫着:“想看!爷爷舞剑!”
李白将孩子放下,对站在一旁、神情有些复杂的杜甫笑道:“杜子美,老夫今日兴致好,借你这宝地一用,给娃娃们耍个把式,助助兴,也让你们这茶仓添点武运昌隆之气,如何?”
杜甫能说什么?面对孩子们期盼的眼神和李白看似商量实则已做决定的语气,他只得拱手道:“太白先生肯屈尊展露绝技,是孩子们和此地的福气,先生请便,只望先生留意,莫要太过耗费心神。”
“哈哈,无妨!活动活动筋骨,正好消食!” 李白朗笑一声,身形倏然一动,众人只觉眼前一花,他已如一片被清风托起的流云,飘逸而潇洒地落在了院子中央最为空旷之处。
他甚至没有拔剑,只是以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以指代剑,目光骤然变得锐利而深邃。“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他口中吟诵的,正是他那首脍炙人口、充满侠烈之气的《侠客行》!随着那慷慨激昂的诗句,他身形展动,或指或掌,或点或划,步伐变幻莫测。
动作时而如弱柳扶风,飘逸轻灵,宛如剑仙临世;时而如霹雳惊雷,刚猛霸道,带着一股睥睨天下、十步一杀的无匹气概。
虽无真正的剑气纵横,但那蕴含在每一招每一式中的神韵,那洒脱不羁、豪气干云的灵魂,却透过他精准而充满美感的动作,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众人面前。
孩子们何曾见过这等景象,一个个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小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待到李白动作稍缓,便爆发出阵阵发自内心的惊呼和喝彩声。
玉真公主站在廊下,目光始终温柔地追随着场中那道白色的身影,眼神中既有欣赏,更有一种难以掩饰的自豪与倾慕,仿佛在向世人无声地展示:看,这就是我玉真所倾心的人,何等风采!
杜甫则是看得如痴如醉,完全沉浸在那诗句与剑意交织出的瑰丽想象中,他口中不自觉地跟着低声吟哦:“‘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好!好气魄!好诗!好剑意!当真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剑意与诗心,竟能如此完美交融!”
他虽是正统儒士,不善武艺,但作为顶尖的文人,其感受力和想象力何其敏锐丰富,此刻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看似随意的动作中,所蕴含的惊天动地的力量与强烈到极致的个人风格,对李白那仿佛得天地灵秀的才华,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然而,当李白一套酣畅淋漓的“剑舞”完毕,收势而立,面不红气不喘,反而神采奕奕,赢得满院子大人孩子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时,杜甫在由衷赞叹、激动得脸色都有些泛红之余,却忍不住微微侧身。
对着身边依旧面无表情、抱臂而立的韩揆低声感慨道:“太白先生之才,如银河倒泻,汪洋恣肆,确非我等凡人所能企及。只是……这等侠客之气,快意恩仇,睥睨王侯,与圣人所谆谆教诲的‘温良恭俭让’之君子风范,终究是……有所不同啊。”
语气中,那无法掩饰的敬佩是实实在在的,但那一丝根植于骨髓、属于正统儒士的、对这种看似“离经叛道”、不受束缚的自由灵魂的不认同感,也隐约流露了出来。
韩揆眼皮都没抬一下,只是淡淡地回了三个字,一如既往的言简意赅:“道不同。”
我在一旁听得真切,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这就是活生生的诗仙与诗圣啊!历史上最为璀璨的双星!在才华上,他们相互倾倒,是难得的知音;可在骨子里最深处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上,却是南辕北辙,难以融合。
能看到这历史性的一幕,感受这既经典又带着点滑稽的真实碰撞,我这穿越之旅,也算值回票价了。
李白一套酣畅淋漓的“剑舞”完毕,收势而立,面不红气不喘,反而神采奕奕,赢得满院子大人孩子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孩子们呼啦一下围了上去,叽叽喳喳,兴奋得小脸通红。李白也毫无不耐烦,笑呵呵地这个摸摸头,那个说两句鼓励的话,场面温馨热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千年一瞬白发如月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千年一瞬白发如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