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树说:“咱进价不高,这个利润不错了。再说,就省城人的工资,怎么能跟广府比?这叫……我爸说,这叫消费水平。省城的消费水平低,这个价格已经很高了。”
就跟百货公司里的衣服一样,一百多很正常。
可有几个去百货公司买的?
最多结婚时候去。
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扯布做衣服,几块十几块就能穿一条裙子。
吴金巧想想也是。
去了附近的公园。
广府的植被茂盛,绿意盎然,从未见过的植物让人看花眼。
晚上,他们又去吃吃喝喝。
这里摊贩比省城还要多,各色本地小吃,不要票还便宜,大家吃的各个红光满面。
程树还去了这边的新华书店。
比省城的书要多,衣服还没买,就买了七八本书。
第二天大早,他们六点就起床,坐三轮车到了服装批发市场。
两排商铺中间,几百家档口望不到尽头。
这些档口很简陋,是用塑料布搭起来的棚顶。
各种商贩穿梭其中,拿着成山货物。
几个人早就盘算好,只拿秋装。
最好是搭配好的套装,这样卖起来最快。
他们最开始,还一家家的细看。
看质量、看款式、挑价格,没到中午,就受不了了。
头晕眼花不说,关键衣服太多,根本挑不过来。
吃了中午饭,剩下几排看得就快得多。
也有了经验,很多货一块就是同一家厂。比对价格就行。
绕是这样,一圈下来,大家都累得够呛。
陈素怡指着两家店铺,“就这两家了,再看也就这回事。这家的裤子不错。这家的外衣和羊毛衫。”
秋装比较尴尬,既不能太贵,不能比冬装贵,也不能太便宜不保暖。
她们上批服饰,秋装卖的价格差不多八九十。
这还是港城货加持。
这些款式和港城货不能比,他们也不能买太贵的。
程树和吴金巧拿了店铺,在心里预估了底价就冲上去杀价。
差点被店主打出来。
“不还价,爱买不买。”
摊主压根懒得理会程树和吴金巧,就要这么点货,还来砍价?
她们还正犹豫,其他来进货的商贩就将她们挤出店里了。
程树和吴金巧重新挤进去。
外衣拿了一百件,裤子、上衣各拿了一百五十件.
外衣比较贵,批发价四十,裤子十四,上衣有十七。
又买了快一千的帽子、手套、围巾、丝巾。
“这些东西,也不用找宋老板货运,咱们自己都能搬回去。吴金巧感慨。
里面当然也有便宜的,但款式料子都差一截。
吴金巧说:“其实那边货也不差。七八块钱的裤子,卖个十几二十,绝对有人买。你想想自己在家光扯布得多少?还不说花费的精力。这又不要布票。”
程树说:“倒不是不能做,但这些就不能跟咱们火车站的摊子摆一块儿了。咱们火车站买的是广府港城的货,大家才回来抢。要是和其他人一样,那还卖什么。三婶你信不信,过几天火车站一准有好些摆摊卖衣服的。”
吴金巧悻悻:“那肯定的。”
“便宜的要是能拉到县里、镇上就好了。”程树说。她记得农村大集,最受欢迎的就是棉衣。
这里的棉衣也有不少,摸着很厚实,更重要的是价格比百货公司供销社的便宜多了。
对于省城差一截的衣服,放到县里镇上,绝对时髦。
“可惜没车。”
程树眼珠一转,“盛师傅不是有车吗?有回来的空车,肯定有去的空车。不过……”程树叹口气,“先攒钱吧。”
一万块说着吓人,根本拿不了多少货。
吴金巧庆幸带上程树来,不然自己脑子一热,真去抢那便宜货。
几个人又累又饿,让陈永富找车把货送回去,三人先去觅食。
结账的时候,吴金巧不肯去。
陈素怡先付了账,又问两人把钱要来。
一个小本本上,谁吃了什么谁点了什么清清楚楚。
吴金巧说:“妈,咱们几个还用得着算这么清楚?”
“那也没见你孝敬我。”
吴金巧:“……”
老太太真是越来越抠了,之前还偷着贴补她跟程永福呢,现在又分得这么清啦?
第二天逛的就轻松许多。
程树一家家的看下来,哪家货便宜质量好、哪家货出得最快,哪家生意不好,全都记到小本本上。
足足逛了一整天,最后才恋恋不舍的回去。
杨胜利跟着梁杰去了惠城,当天就找到工作,搬到工厂宿舍去了,程树等人也上了火车。
回程依旧是程树和陈素怡坐卧铺。
程树拖着三个蛇皮口袋进了卧铺车厢。
卧铺空间大,坐票那边实在放不下。
车厢里只有两个人。程树和陈素怡都是下铺。
第二天,车厢原本的人下车,上来了一个中年女人,领着个跟程树差不多大的男孩子。
这两人一看家庭条件就不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回城不让进家门,我带爹妈成首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回城不让进家门,我带爹妈成首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