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国看了眼篓子里的鱼,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我这回回去,要跟村里人提个议。不能总靠打猎吃饭,得想办法养些东西。”
老张头笑了笑:“说得对。你这话说得比谁都实在。你不是前些天还跟我说,要在山里养点野鸡、野兔么?”
“是啊。”宋建国眼里闪过一丝光,“不光养野鸡,还想养点山兽。得有长远打算,不能光盯着眼前的鱼虾。”
这时,远处传来几声呼唤。
“建国哥!你们回来啦?”
声音不大,却让两人心头一紧。
宋建国抬头看去,是几个年轻村民正朝他们招手。
“快过来帮忙,把鱼都收拾收拾,准备下次出发的工具。”
老张头站起身,拍了拍衣服上的泥土:“走吧,山里的日子越紧,咱越得齐心协力。”
宋建国跟上,走在回村的路上,嘴里念叨着:“养山货,养山货……得想办法让这山里多点活路。”
路上,宋建国突然停下脚步,转身对老张头说:“你说,我们得找谁说说,争取个养殖的资格。”
老张头摸摸下巴:“这得找村支书,还有林场那边的人。不能自己瞎搞,万一出事了,咱吃不了兜着走。”
宋建国点头:“我正有此意。等回来,先去找支书把话说了,看看能不能批准。”
走进村口时,正遇上村里几个老人聚在一起,听着他们谈话。
“听说山里那些猎人又打了几头野猪,活路是有,可也不能老靠打杀。”
“我听说宋建国那小子想搞养殖,倒是个好主意。”
“唉,话是好,可没人给他批过养殖的许可,咱们这规矩紧着呢。”
宋建国一边听着,一边走过去打招呼:“各位长辈,最近打猎回来,确实感觉山里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咱们不能光靠打猎,得想办法养些山里的家伙,给村里添条活路。”
一位老者抬眼看了他半晌,缓缓说道:“宋建国,你这话说得好,可村里的规矩不是说说就能改的。你得先去村部说,得有个计划,不能瞎折腾。”
宋建国重重点头:“我明白,准备先写个提案,争取个名额。”
另一位老人笑了笑:“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山上的野兽不好养,水土不服,容易生病。”
宋建国眼神坚定:“我会先从野鸡、野兔开始试养,稳扎稳打,不冒进。”
大家又讨论开来,宋建国插话道:“咱们村里有经验的人,也能帮忙传授些技巧,我可以去求教。”
这时,一个中年男子走过来,拎着个篮子,笑着说道:“建国,你这主意不错。我是养殖场的李大哥,正好我这儿有些野兔苗种,免费给你几只试试。”
宋建国眼睛一亮:“真的?李大哥,那太好了。”
李大哥挥挥手:“不过,这养殖也得人盯着,我能帮忙给点技术,你得费点心。”
宋建国郑重道:“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晚上,宋建国回到家,屋里灯光昏暗,桌上摆着几张地图和笔记本。
他拿出笔,开始在纸上画起了山林的地形,细细规划起养殖的区域。
络腮胡急声道:“仁泽,你是读过书的人,有法子就说,咱弟兄都听你的。”
宋仁泽沉吟片刻:“今晚我带几个人去东岙口守一守,先确认是不是那些海盗。等摸清楚动静,再定下一招。”
“那我去!”“还有我!”几个年轻人立马举手,眼里全是怒火。
宋仁泽摆手:“急不得。我要人心细、胆子大的。二虎,你跟我走;老李支书留在村里安抚大家,千万别让人心慌。咱出去了,要是村子空虚,那才真给人钻空子。”
李二虎一听,咧嘴应声:“行!老大你说啥就是啥。”
老李点点头:“仁泽,村里就交给我。你可得小心。”
夜幕渐渐沉下,村口点起火堆,海风呼呼吹着,火苗摇曳不定。宋仁泽背着一根粗竹竿,上面绑着铁钩和绳索,李二虎则提着一盏油灯,两人悄无声息往东岙口摸去。
途中,李二虎低声嘀咕:“老大,要真碰上海盗,你说咱俩能打得过吗?”
宋仁泽嘴角微勾:“打不过就不打,先盯住他们的路子。记住了,今晚咱们的目的不是厮杀,是探路。”
李二虎憨憨一笑:“我听老大的。”
不远处,海浪声更急,风里隐隐传来木桨划水的动静。宋仁泽猛地抬手,示意停下,整个人伏低在沙地上,竖起耳朵凝神听。
果然,黑沉沉的海面上有一条小木船正缓缓靠近,船头挂着昏暗的马灯,几个黑影在窃窃私语。
李二虎屏住呼吸,眼睛瞪得溜圆:“老大,看到了……”
宋仁泽压低声音:“别说话,盯紧他们,看他们往哪去。”
两人一动不动地躲在红树根旁,目光死死锁住那条木船。月光被云遮住,海面漆黑如墨,只有船上的马灯忽明忽暗。几名黑影似乎熟门熟路,把船停在一块暗礁边,随后有人下水,悄悄朝浅滩走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七零:一把五六半,打千斤野猪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七零:一把五六半,打千斤野猪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