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瞬间逆转。那几个崔明远的帮闲见势不妙,想要溜走,却被一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堵住了去路。
李沛然望向人群中那个为他奋力开辟生路的身影,心中激荡。他抹去脸上的污迹,挺直了脊梁,走到场中,向张翁和几位老者以及众人深深一揖:“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沛然,愿接受诸位考验。”
考验开始。起初,还有人抱着刁难的心态,念些生僻古怪的诗句。但李沛然凭借着脑海中庞大的诗词数据库和后世千锤百炼的文艺理论,总能切中肯綮,指出其用典、意境、格律的得失,言辞精当,令人耳目一新。甚至对几位文人拿出自家青涩诗稿,他也能敏锐地捕捉到其中一两个闪光点,并委婉地提出改进建议,让对方既感汗颜,又觉受益匪浅。
随着他一次次精准而深刻的点评,人群中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小,惊叹和信服的目光越来越多。许湘云在一旁,适时地将带来的云片糕和清凉饮分发给众人,清甜的口感恰到好处地安抚了方才激动的情绪,也为她赢得了不少好感。
“妙啊!李郎君此评,真乃拨云见日!”
“是我等孟浪,听信谗言,误会了李兄!”
“那造谣者实在可恨!究竟是何人如此歹毒?”
矛头开始调转。在张翁的追问和群情汹汹之下,那几个帮闲面色惨白,支支吾吾,最终在压力下,不得不吐露了受崔家郎君崔明远指使的事实。
真相大白!
一场风暴,终以戏剧性的方式平息。人群散去时,不少人上前向李沛然致谢或表达钦佩,对许湘云的机智与沉稳也赞不绝口。
回到临时租住的小院,两人皆感疲惫,却又带着劫后余生的振奋。
“湘云,今日若非你……”李沛然握着她的手,声音有些沙哑。
许湘云摇摇头,打断他:“我们是一体的。”她顿了顿,眉头微蹙,“崔明远这次没能得逞,恐怕不会善罢甘休。他在本地的势力,比我们想的要深。”
经此一役,他们彻底得罪了这位地头蛇。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然而,危机中也孕育着转机。今夜之后,李沛然“诗评圣手”的名声非但没有受损,反而因这场公开的、极具说服力的“自证”而更加响亮。连带着许湘云和她那些新奇的美食,也进入了更多有影响力人物的视野。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轻轻的叩门声。
许湘云开门,却见一位身着淡紫色衣裙、身姿婀娜的女子站在门外,面上罩着轻纱,身后跟着一个小婢。虽是夜晚,其气质依然清雅出尘。
“许娘子,李郎君,冒昧打扰。”女子的声音如黄莺出谷,悦耳动听,“妾身柳莺儿,今夜曾在西市口,目睹二位风采,心折不已。”
柳莺儿?那个江夏城最有名的歌妓?李沛然和许湘云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
柳莺儿微微福了一礼,轻声道:“郎君才学,娘子慧心,令人敬佩。妾身不才,在城中倒也认识些朋友,消息还算灵通。”她顿了顿,语速稍缓,似乎在斟酌用词,“关于那位‘诗仙’李太白的行踪……妾身近日,似乎听到了一些,或许比茶楼张翁所知,更为确切的动静。”
她抬起眼帘,目光清亮地看向李沛然:“不知郎君与娘子,可愿拨冗一叙?”
柳莺儿的突然到访,是单纯出于欣赏,还是另有所图?她带来的关于李白的消息,是希望之光,还是另一个陷阱的开端?而经此一役,看似赢得名声实则处境更加危险的二人,又该如何应对崔明远接下来的报复,并抓住这寻觅诗仙的缥缈契机?
夜色更深,江夏城的波谲云诡,才刚刚开始。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