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沛然心中冷笑,果然来了。他深吸一口气,正准备按预案,以“才疏学浅,不敢献丑”之类的借口搪塞过去——
“且慢。”
一个苍老却清越的声音响起。主座上的老翰林不知何时已坐直了身体,目光平静地看向崔明远,缓缓道:“明远,文人相交,贵在知心,非在争强。评诗能切中要害,已是难得之才。何必强人所难?”
老翰林竟然出面为他解围?李沛然愕然。
崔明远更是脸色一变,急忙躬身:“世伯教训的是,是晚辈唐突了。”他虽不甘,却不敢公然反驳这位德高望重的长辈。
老翰林不再看他,目光转向李沛然,带着一丝探究:“李小友,老夫观你评诗,视角独特,言必有物,虽有些词句闻所未闻,细思却颇有道理。不知小友师从何人?”
这个问题,比作诗更难回答。李沛然后背瞬间沁出冷汗。他该如何解释自己这身“不合时宜”的学问?
就在李沛然心念电转,思索如何应对这致命一问时,老翰林却摆了摆手,似乎并不真的期待一个答案。他轻轻叹了口气,目光仿佛透过李沛然,看到了更远的地方:“罢了,人人皆有不足为外人道之事。老夫只是觉得,小友之才,如锥处囊中,其末立见。江夏城虽好,终究池浅了些……”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许,仿佛只是随口的感慨,却又带着某种意味深长:“听闻蜀中有一位李姓才子,诗才惊世,狂放不羁,人言其有‘谪仙’之姿,近日正放舟东来,意欲遍览名山大川。似这等人物,方是潜龙腾渊,非寻常池沼所能困囿。小友之才,或可与之相较?”
嗡——!
李沛然只觉得脑中一阵轰鸣!老翰林不仅再次确认了李白东下的消息,话语中更透露出,李白已离此不远!而且,他竟将自己与李白相提并论?虽是谬赞,却无疑是一种极高的认可和指引!
他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深深一揖:“晚辈惶恐,不敢与贤者比肩。多谢世伯指点迷津!”
老翰林微微一笑,不再多言,重又恢复了那副半阖养神的状态。
雅集散后,李沛然几乎是脚步虚浮地走出别苑。崔明远嫉恨的目光如芒在背,他已无心理会。老翰林的话在他心中反复回响。“潜龙腾渊”、“谪仙”、“放舟东来”……
他迫不及待地想将这个重磅消息告诉许湘云。然而,就在他拐过街角,即将融入市井人流的前一刻,一只粗糙的大手猛地从暗巷中伸出,捂住了他的口鼻,一股巨大的力量将他狠狠拽入了漆黑的巷道深处!
最后一瞬,他只看到巷口一闪而过的,似乎是崔明远身边那个随从狰狞的脸。
眼前彻底陷入黑暗。
湘云还在等他回去分享好消息……李白的行踪已然明朗……可他自己,却落入了未知的险境。是谁下的手?目的何在?他还能如期赴黄鹤楼之约吗?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