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湘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生怕沛然玩脱了。
沛然不卑不亢:“晚生乃……太白山人门下记名弟子。” 他抬出李白的名号,在这文风鼎盛之地,顿时引来一片低呼,连县令也坐直了身子。李白虽已离去,但其名号在荆楚文人中极具分量。
“此案疑点有三。”沛然朗声道,“其一,动机。赵生敬仰屈子,人尽皆知。行此亵渎之事,于情不合。其二,手法。磷粉矾水显形,虽显诡奇,却留痕明显,若真是蓄意为之,岂会如此拙劣,轻易被抓?反倒像……生怕别人不知道是人为一般。” 他刻意顿了顿,看到学正脸色微变。
“其三, timing(时机)。” 他差点说出英文,连忙改口,“时机过于巧合。学正大人为何偏偏在那晚‘恰好’守夜,又‘恰好’人赃并获?晚生冒昧揣测,或许,作案者本意并非那些‘鬼诗’内容,其真正目标,或许就是陷害赵铭本人!而那些诗,只是加重罪名的工具罢了。”
一席话,条理清晰,点醒了堂上堂下许多人。县令捻须沉吟:“依你之见,该从何查起?”
“请大人允准晚生查看物证,并询问几位关键证人。”沛然从容道。湘云在一旁暗自点赞:这家伙,现代侦探剧没白看!
获得县令首肯后,沛然和湘云仔细查验了那些作为物证的磷粉瓶和矾水罐。沛然用手指沾取一点矾水粉末,凑近鼻尖轻嗅,又仔细观察罐子材质。湘云则拿起赵铭的书箧,翻看里面的书籍笔记。
“沛然,”湘云忽然低声道,递过一本诗册,“你看赵铭的字,清瘦俊逸,很有风骨。再看墙上拓印下来的‘鬼诗’字迹,虽然刻意模仿了几分,但架构虚浮,笔画间透着股刻意和犹豫,尤其是转折处,力道完全不同。”
沛然对比一看,果然如此!他眼中一亮:“这是关键!模仿得了形,模仿不了神。尤其是紧急情况下书写,本能笔力骗不了人。” 他立刻将此事禀告县令。
随后,沛然又请求询问那几位指证赵铭“平日多有微词”的同窗。他并不直接问案发当日,而是看似随意地与他们聊起诗文学问,尤其是屈原的《楚辞》。湘云在一旁默契配合,故意吟诵几句《离骚》,观察众人反应。
大部分同窗都能接上几句,唯独那个衣着光鲜、眼神闪烁的学子(后来得知他叫孙焕),支支吾吾,答非所问,甚至将《九章》里的句子安到了《九歌》上。
沛然与湘云交换了一个眼神。此人不学无术,却能在州学中,且极力指证才学更高的赵铭?
最后,沛然请求查验学正所谓的“守夜记录”。记录上的笔迹工整,但关于那晚的安排,墨迹似乎……比前后几日的略深一些,像是后来添补上去的。
所有的线索逐渐串联起来。
沛然再次向县令拱手:“大人,可否请人取一碗清水,再取孙焕学子平日功课笔墨前来?”
孙焕顿时脸色大变:“你…你要做什么?” 学正也厉声道:“公堂之上,岂容你故弄玄虚!”
沛然淡然一笑:“非是玄虚,乃是验证。晚生方才查验物证,发现那盛装矾水的陶罐,内侧釉质光滑,却有一股极淡的松墨气,并非市面常见矾水所有。倒像是……常用某一种特定墨锭研磨兑水之人所持。而孙焕学子袖口,正沾染了类似气味的墨点。若以清水化开其常用墨锭,与矾水痕迹对比,或可分明。”
他又看向学正:“至于学正大人,您那晚‘守夜’的记录,墨色新旧不一,显是事后添加,为何?莫非您早已预知那晚必有事情发生?还是说……您与孙焕学子之间,早有约定?”
压力之下,孙焕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面无人色。学正也冷汗涔涔。
原来,孙焕乃是本地富商之子,才学平庸,却嫉妒赵铭才名,担心其影响自己获得州试推荐资格。于是买通学正,设计陷害。那“鬼诗”是孙焕找人模仿笔迹所写,矾水是用他特有的松烟墨调制,故意放在赵铭丢失后又“找回”的书箧中。学正则负责“恰好”出现抓人,并提前修改守夜记录以圆其说。本想坐实赵铭诽谤之罪,将其彻底打压,却没想到半路杀出个李沛然!
真相大白,满堂哗然。县令当即释放赵铭,严惩孙焕与学正。赵铭与妻子感激涕零,跪谢沛然湘云仗义执言。
赵铭泣道:“二位恩公,若非你们明察秋毫,赵某此生尽毁矣!无以为报,家中唯有先祖传下的一册旧书,或许恩公用得上。” 他让妻子取来一个小心翼翼保管的木匣,打开一看,竟是一卷年代久远、纸页泛黄的《楚辞》古抄本,其上有不少历代学者的蝇头小楷批注,内容精辟,甚至有些观点远超这个时代的主流见解,显是孤本珍品。
沛然和湘云又惊又喜,这正是他们目前最需要的研究资料!推辞不过,只得郑重收下。
是夜,二人回到客栈,灯下翻阅古卷,只觉字字珠玑,对理解楚文化乃至李白诗中的深意都大有裨益。
“没想到,破个案子还有这意外收获。”湘云喜滋滋地抚摸着书页。 “嗯。看来在这大唐,多结善缘,自有福报。”沛然微笑,目光却渐渐凝重,“不过湘云,你发现没有?孙焕用的那种矾水显影手法,虽然粗糙,但其思路……”
湘云一愣,神色也严肃起来:“不像唐人惯常思维,倒有点像……我们小时候玩的密写游戏?”
两人沉默片刻,心中同时升起一个疑团:这仅仅是巧合,还是……暗示着这片时空下,除了他们,或许还存在着其他来自未来的干扰痕迹?
就在这时,窗外夜空中,一道微不可察的异色流光悄然划过,方向似是朝着城外的深山。他们怀中那块得自神女峰的玉珏,似乎极其轻微地温热了一下。
夜更深了,万籁俱寂,唯有未知的谜题,如同黑暗中悄然睁开的眼睛,凝视着这座刚刚恢复平静的江边小城。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