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了,"在纺织厂后门卸货时,李沐言从身上掏出个小本子,"老王家黄瓜四毛收的,卖给纺织厂六毛,但每次要多给五斤秤。"
汪俊愕然:"为什么?"
"陈主任的小舅子在仓库。"李沐言眨眨眼,"多出来的算'路上损耗',明白?"
回程路上,李沐言看着汪俊认真的侧脸,突然问:"俊子,你后悔吗?"
"后悔什么?"
"没好好读书。"
突然汪俊的三轮车碾过一块石头,汪俊稳住车把手,淡淡道:"我妈咳血送我上学那天,我就知道我不是读书的料。"
李沐言胸口发闷。前世汪俊出事那天,他正在参加公司年会,手机静音没接到那个求救电话。
"不过现在挺好。"汪俊突然加速,风吹起他汗湿的衣领,"至少不用去东莞啃馒头了!"
正午的太阳烤得车斗发烫。他们蹲在树荫下吃烧饼时,李沐言掏出张图纸:"我画了个配送路线,按这个跑能省一半时间。"
汪俊盯着图纸看了半天,突然指着某处:"这不对,北三经街上午堵车,得绕后巷。"
两人头碰头修改方案,汗水滴在纸上晕开墨迹。李沐言恍惚想起前世他们一起研究四驱车图纸的少年,那时汪俊总能发现他忽略的细节。
下午李沐言带着他去见铁西区教育局副局长张建军时,汪俊紧张得同手同脚。办公室足有20平方大,红木办公桌上摆着李沐言叫不出名字的茶具。
李沐言“张局,之前您把实验幼儿园蔬菜送货让我去操作,非常感谢您,这次我过来想和您商量点其他事情。”他停顿了说:“我之间只是想挣些大学学费,这高考成绩出来后,我一个同学落榜,而且……”
李沐言将汪俊的情况向张建军娓娓道来。
"小李啊,"张建军吹着茶叶沫,"你救了我侄女,这个忙我肯定帮。但教育局下属的食堂,食堂不比纺织厂,质量……"
"张局长,"汪俊突然开口,声音稳得出奇,"我敢保证每颗菜都经手挑过。有问题您直接扣我车,我承当相应的刑事责任。"
李沐言惊讶地看向好友。汪俊挺直腰板坐着,脏球鞋在锃亮的地板上留下泥印,眼神却出奇地镇定。
张建军盯着他们看了几秒,突然大笑:"好!有种!我先和冯局长沟通一下。你俩稍等一会儿。下周一先送两百斤试水。"
张建军走出自己办公室。
……
走出教育局办公楼,汪俊腿一软靠在墙上,T恤后背全湿透了:"卧槽,我刚才是不是太狂了?兄台。"
李沐言大笑,用力捶他肩膀:"干得漂亮!知道吗?你刚才那气势,活像个企业家!"
傍晚收工后,两人坐在路边树荫下,扣除成本,今天净赚二百三十块——相当于工厂职工工人一星期的工资。
"汪俊舔着手指捻开钞票,咧着嘴笑。
李沐言望着波光粼粼的河面,轻声道:"俊子,等我去了燕京,这边就全靠你了。"
汪俊数钱的手顿了顿:"放心,保证比你管得好。"
"遇到事就打电话,别硬撑。"
"啰嗦。"汪俊把属于李沐言的那叠钱塞过去,"数数。"
李沐言看都没看就塞进背包。这个动作让汪俊眼睛又红了,他急忙低头假装系鞋带。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李沐言想起前世看过的一句话:真正的友情不是一起享福,而是能放心把后背交给对方。
自从接手铁西区教育局下属所有学校、幼儿园食堂供给,忙得不可开交,李沐言、汪俊又雇佣两个年轻的小伙子,一起配送。时间飞逝,转眼间就来到了八月下旬。
八月的晨露还挂在玉米叶上,李沐言和汪俊已经站在黄土坑街道南侧的废弃粮仓前。这座红砖斑驳的建筑是李沐言用首月利润租下的,门口歪斜的木牌上,"沐言蔬菜配送中心"八个毛笔字还散发着墨香。
"真特么像做梦。"汪俊用肩膀撞开生锈的铁门,惊起一窝麻雀,"两个月前我还打算去东莞搬零件呢。"
李沐言蹲下身,手指划过水泥地上的裂缝:"这里隔出办公区,那边做分拣区。"他掏出卷尺量墙距,突然被汪俊拽住胳膊。
"沐言,"汪俊难得严肃,"你真要把四万全砸进来?万一……"
"没有万一。"李沐言指向墙角堆放的泡沫箱,箱体上印着张建军帮忙设计的LOGO——一株破土而出的麦苗,"机关食堂下周开始周结款,纺织厂同意日结,现金流足够周转。"
阳光透过破窗照在李沐言记账本上,最新一页写着令人眩晕的数字:日均配送量1.2吨,月毛利预估1.2万。他忽然把本子一合:"走,带你看个惊喜。"
粮仓后院停着辆喷了银灰色的二手小卡,车头绑着大红绸花。李沐言拍着引擎盖咧嘴笑:"用我的奖学金买了一辆天津大发!虽然老了点,但比三轮多拉的货多!"
李沐言跨步踏入驾驶室,拧动钥匙门,发动机发出轰鸣声惊动了附近的麻雀,一哄而散。
李沐言说:“俊子,你抽出点时间,去考一个B2驾驶证,后期我们采用汽车配送,考票钱走公司账目。”
…… ……
纺织厂陈明主任小舅子是食堂的管理员,只见他把黄瓜摔在磅秤上时,汪俊脸上的笑僵住了。"小汪,"这个精瘦的中年人用指甲掐进黄瓜尾端,"你们口口声声说送给食堂是无公害的蔬菜,你看看这黄瓜,你这打多少催熟剂?啊---"
粮仓里,李沐言对着退货单皱眉。二十筐黄瓜堆在角落,表皮已经出现褐色斑点。"轧胡泡村老赵不可能骗我们,"汪俊揪着头发,"他家用的是我介绍的有机肥啊!"
"问题不出在产地。"李沐言掰开黄瓜闻了闻,突然冲向卡车,"你带我去南桥蔬菜批发市场!"
他们在市场最角落找到了答案——三家摊位挂着"轧胡泡村生态黄瓜"的牌子,价格比收购价低两毛。老赵儿子是其中的一家摊主,看见汪俊扭头就跑,被李沐言堵在厕所门口。
"是、是陈主任小舅子让干的……"老赵儿子哆嗦着交代,"说每掺一百斤普通黄瓜给五块钱……"
喜欢重生:同美女们共建星辰大海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同美女们共建星辰大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