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姑父…瞻基…你们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他喘息了几口,目光转向一旁侍立的于谦,声音微弱却清晰:“于谦…东西…拿出来…”
于谦眼眶通红,郑重地从怀中取出两份明黄色的卷轴,双手奉上:
“陛下,遗诏在此。一份明旨,一份密诏,皆按陛下吩咐,臣已备份封存。”
朱高炽示意于谦将两份诏书都交给朱瞻基和陈兴过目。他虚弱地解释道:
“明旨放在明处,防小人篡改,密诏于谦保管内容一致。朕就担心若真有不测…不过现在用不上了。”
“有姑父在,朕放心。” 他看向陈兴的目光充满了绝对的信任和托付。
朱高炽整个人都松弛下来,蜡黄的脸上甚至浮现出一丝难得的轻松。
他看着陈兴,像个嘴馋的孩子,带着点撒娇的语气:“姑父,这段日子忌口太辛苦了。”
“嘴里淡出鸟来了,想吃…想吃你做的…油炸鬼,还有那个…那个裹了糖霜的麻团。”
这突如其来的、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请求,让原本悲戚凝重的气氛瞬间一滞。
朱瞻基愣住了,于谦也愣住了。陈兴鼻子一酸,差点落下泪来。
陈兴强忍心酸,脸上挤出温暖的笑容,用力点头:
“好!好!陛下等着!臣这就去御膳房!给您现炸!热乎的!裹厚厚的糖霜!保管比宫外卖的还香!”
他转身快步走出暖阁,将空间留给那对差点阴阳永隔的父子。身后传来朱高炽满足的低语:
“瞻基啊,监国就交给你了。爹最后帮你把把关,看你怎么理政。”
陈兴脚步匆匆,却不是走向御膳房,而是直奔太医院药库!
油炸鬼、麻团这些寻常小吃,对此刻虚不受补的朱高炽而言,无异于毒药!
他必须立刻调配出既能满足高炽口腹之欲,又不至于加重病情的特殊美食!
药库内,陈兴如同旋风般翻找。他摒弃了所有滋腻厚味之物,目光锁定在几味药性温和、兼具补益与开胃的药材上:
怀山药健脾益胃,可做面点。
茯苓,健脾宁心,利水渗湿。
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
他飞快地将怀山药粉、茯苓粉混合,加入煮烂碾成泥的莲子和芡实,调入微量蜂蜜和姜汁,揉成柔软的面团。
没有油炸,而是用特制的小巧模具,压成指头大小的“小馒头”,上笼屉用文火慢蒸。
同时,他让人取来御膳房熬得清亮见底、撇尽油花的上好鸡汤,只取最清澈的部分温热着。
当一笼屉散发着淡淡药香和谷物清甜、洁白如玉、小巧玲珑的“茯苓山药莲子芡实糕”被端到朱高炽榻前时,小眼睛都亮了亮。
但又:“姑父…这…不是油炸鬼…”朱高炽声音微弱,带着点孩子气的失望。
陈兴笑着,用银勺舀起一个温热的糕点,送到朱高炽嘴边:
“高炽,油炸鬼火气太大。尝尝这个,我特制的‘白玉糕’。”
“健脾养胃,清甜不腻。配上这清鸡汤,最是温润。”
朱高炽将信将疑地张开嘴。温软的糕点入口即化,带着山药茯苓的粉糯、莲子芡实的清香。
一丝恰到好处的微甜和姜汁的暖意弥漫开来,不仅不难吃,反而有种返璞归真的清甜滋味。
再啜一口温热的清鸡汤,鲜而不腻,暖流入喉,熨帖至极。
“唔…好好吃…”朱高炽细细咀嚼着,脸上露出了久违的、满足而平和的笑容。
仿佛真的尝到了人间至味,“姑父…有心了…”
看着父亲开心地吃下东西,朱瞻基紧锁的眉头也终于舒展了一些,感激地看了陈兴一眼。
朱高炽没有立刻好转,但他油尽灯枯的进程,似乎被这温暖的人间烟火气稍稍拖慢了些许。
陈兴成了乾清宫的“御用大厨”,绞尽脑汁,将药性与美味结合:
今天是“翡翠羹”,将鲜嫩荠菜,焯水后切碎,与鸡茸、嫩豆腐同煮,勾薄芡,滴几滴香油。清香爽口,易于消化,补充叶绿素。
明天是“鱼跃清波”,选最鲜嫩的鱼腩肉,片成薄如蝉翼的鱼片,用滚烫的清鸡汤瞬间烫熟,配以几根翠绿的豆苗。鲜甜滑嫩,毫无腥腻。
过两天再来一道“金玉满堂”,把南瓜蒸熟碾泥,加入少量牛奶和微量蜂蜜,做成细腻的南瓜羹。色泽金黄,口感绵密,微甜暖胃。
朱高炽的身体依旧虚弱,但他精神上的负担卸下了,朱瞻基正式监国。
每日将重要奏章和决策带到暖阁,恭敬地向父亲禀报,听取“最后的把关”。
朱高炽往往只是静静地听,偶尔指点几句,目光中充满了欣慰和放手前的最后审视。
更多的时候,暖阁里弥漫着药香和食物的香气。
朱高炽会像孩子一样,期待陈兴今天又带来什么新奇又“能吃”的美味。
他会细细品尝,和陈兴、朱瞻基聊些无关朝政的闲话,回忆些凤阳老家的旧事,或者问问苏门答腊的风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