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个月,乾清宫偏殿几乎成了陈兴的专属“御用诊疗室”。
每日清晨,陈兴必定准时出现在朱棣寝宫外,风雨无阻。
朱棣也一改以往勤政晚睡的习惯,在陈兴近乎“唠叨”的监督下,严格遵守着相对规律的作息。
“陛下,该起身了,辰时初刻阳气升发,正是活动筋骨的好时候。”陈兴的声音穿透殿门。
“知道了知道了,陈兴,你比王彦(司礼监太监)还啰嗦!”朱棣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和无奈,却也依言起身。
诊脉、观气色、看舌苔是每日必修课。陈兴结合现代医学知识,精心调配药膳和汤剂。
他摒弃了一些药性过于峻猛的古方,更注重温和滋补、调理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
引入了清淡饮食的概念,这对无肉不欢的朱棣简直是折磨。
严格控制油腻和烈酒,朱棣为此跟陈兴讨价还价多次,最终也只争取到每日一小杯的额度。
“陈兴!”
“这清汤寡水的,嘴里都淡出鸟来了!给咱来块烧鹅不行吗?”
朱棣看着眼前的什锦蔬菜和清蒸鱼,一脸怒相。
“你又急!”陈兴慢条斯理地喝着茶,眼皮都不抬,
“你昨天脉象还有点火旺,烧鹅性热滋腻,吃了它,你晚上又该翻来覆去睡不好,明天晨起该头晕了。”
“忍忍,等你身体底子打好了,我这债主亲自给你烤一只,保管比御膳房的好吃。”
“哼!你最好说话算话!”朱棣气呼呼地扒拉着碗里的菜叶子,最终还是妥协了。
陈兴还拉着朱棣进行适度的锻炼。不再是激烈的骑射,而是太极拳、八段锦,以及散步。
地点就在乾清宫后的御花园,或是西苑的太液池边。
君臣二人边走边聊,从军国大事到家长里短,气氛倒是难得的轻松融洽。
朱棣紧绷的神经在陈兴有意的疏导和陪伴下,得到了有效的放松。
他脸上的气色,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转,眼神更加清亮,连批阅奏折时的精力都感觉充沛了许多。
朱高炽每次来请安,看到父亲日益红润的面庞和爽朗的笑声,对陈兴的感激更是无以言表。
北伐前一个月:御前小议
朱棣召集几位心腹重臣在偏殿小议,敲定最后的粮草和进军路线。
议事完毕,朱棣心情颇佳,示意众人留下用些点心。
宫女奉上精致的茶点,其中有一小碟色泽诱人的蜜饯果子。
朱棣刚想伸手去拿,一只苍老但修长的手比他更快地伸了过来,直接将碟子端走了。
众人皆是一愣,连朱棣都愕然地看着陈兴。
陈兴面不改色,将那碟蜜饯放在自己手边,对朱棣一本正经地说:
“你忘了?甜腻之物,最易生痰湿,阻碍脾胃运化。”
“这两天你嗓子是不是还有点不清爽?这个,我替您‘保管’了。”
说完,他自己拈起一颗,慢悠悠地放进嘴里,还煞有介事地点点头:
“嗯,御膳房手艺不错,可惜你没口福。”
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眼观鼻鼻观心,大气不敢出,心想这位长兴公胆子也太大了!连皇帝的点心都敢抢?
朱棣瞪着陈兴,嘴角抽动了几下,似乎想发怒。
但看着陈兴那副“我是为你好”的坦然表情,再感受一下自己确实有些发腻的喉咙,那股火气突然就泄了。
反而“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指着陈兴笑骂道:
“好你个陈兴!蹬鼻子上脸了是吧?连朕的点心都敢克扣!无法无天!简直无法无天!”
陈兴也笑了,把剩下的蜜饯往朱棣那边推了推:
“哈哈哈,陛下息怒。等你北伐凯旋,嗓子清亮了,我包你吃个够。”
“现在嘛,为了龙体安康,为了太子安心,你就忍忍?” 他话里话外,又把朱棣最在意的两个人搬了出来。
朱棣无奈地摇摇头,指着陈兴对两位尚书道:
“瞧瞧!瞧瞧!这就是朕惯出来的!仗着有点本事,就敢在朕头上动土了!”
“罢了罢了,看在你一片忠心的份上…”他端起清茶喝了一口,挥挥手。
“都散了吧!陈兴留下,再给咱按按,昨晚批折子肩膀有点僵。”
陈兴熟练地给朱棣按摩肩颈穴位,力道恰到好处。
朱棣舒服地闭上眼,喟叹一声:“兴弟啊,有你在身边,朕这心里,确实踏实不少。”
“你安心,”陈兴手下不停,语气沉稳而坚定,“我定当竭尽全力。北伐路上,你只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龙体安危,交给我便是。我说过,要看着你…亲眼看着你回京,看大郎登基。”
朱棣没有睁眼,只是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个安心的、甚至带着点孩子气的笑容。
这几个月在陈兴的精心调理和“强制”休息下,他感觉自己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身体里积蓄着久违的活力。
对即将到来的第五次北伐,他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