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的行动迅捷如风,在杨荣等人尚未得到风声、更来不及销毁证据或串供之前,锦衣卫缇骑已如狼似虎地冲进了他们的府邸!
密室中来不及销毁的密信、账册、与江南豪商的往来凭证,被搜了个底朝天!
当杨荣等几名核心官员被剥去官服,套上枷锁,像死狗一样拖出府门,押往诏狱时。
整个金陵官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尤其是那些江南籍官员,人人自危,魂飞魄散!
他们终于明白,皇帝和陈兴的刀,不仅快,而且准!
不仅砍向明面的叛匪,更会毫不留情地斩断幕后所有的黑手!
陈兴的捷报和审讯结果几乎同时送达御前。
“臣陈兴谨奏:山东妖氛已靖,匪首唐赛儿生擒。”
“经查,此獠受江南吏部左侍郎杨荣、粮商周万贯、漕帮香主刘黑子等逆贼暗中资助、煽动。”
“意图搅乱山东,截断漕运,阻挠圣驾迁都,动摇国本!证据确凿,供认不讳!”
“逆贼杨荣等已押解进京,听候圣裁!山东已定,漕运畅通,伏惟陛下圣鉴!”
朱棣看着奏报,看着那一份份触目惊心的证据,脸色铁青,胸膛剧烈起伏。
他早就猜到背后有人,却没想到是自己倚重的朝中重臣!
这已不是政见之争,而是赤裸裸的背叛!是欲置他于死地,毁他毕生功业的叛国大罪!
“好!好一个‘杨公’!好一群江南‘忠臣良商’!”
朱棣的声音冰冷得让整个谨身殿的温度都骤降了几分。
“朕待尔等不满!尔等却如此回报于朕!”
“阻挠迁都,勾结妖匪,祸乱山东,动摇国本!此等行径,与谋逆何异?!”
他猛地抽出尚方宝剑,剑锋直指殿下被押上来的杨荣等人:
“拖出去!凌迟!夷三族!涉案豪商、漕帮头目,一律抄家灭族!”
“其家产,全部充入迁都之用!朕要用这些叛逆的血,祭我迁都之路!用他们的骨头,垫我新都之基!”
冷酷无情的判决,宣告了“反迁都同盟”的彻底覆灭!
杨荣等人瘫软在地,屎尿齐流,连求饶的力气都没有了。
殿内其他江南籍官员,无不面如死灰,瑟瑟发抖,再无半分抵抗之心。
只有无尽的恐惧和庆幸——庆幸自己未被卷入这滔天巨案!
朱棣的目光扫过这些惊弓之鸟,声音带着雷霆之后的余威:
“迁都北京,乃朕之意志,亦是大明千秋国运所系!”
“今日之事,便是前车之鉴!再有敢阳奉阴违、暗中阻挠者,杨荣便是榜样!朕言出法随,决不姑息!”
“臣等谨遵圣谕!万死不辞!”
这一次,所有的朝臣,无论南北,都深深地、恐惧地跪拜下去。
陈兴以铁血手段挖出毒瘤、犁庭扫穴般的平叛,彻底击碎了所有暗中的抵抗。
为迁都扫清了最后、也是最顽固的障碍。江南势力遭受重创,元气大伤,再也无力阻止帝国的车轮北上。
永乐二十一年 正月初一
这一天,注定载入史册。
尽管寒风刺骨,但一支规模空前庞大的队伍,还是从金陵城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皇帝朱棣的銮驾居于核心,金碧辉煌,由最精锐的京营和锦衣卫护卫。
其后是太子朱高炽、皇太孙朱瞻基及后宫妃嫔的车驾。
再往后,是装载着宫廷档案、典籍、珍宝、御用物品的庞大车队。
勋贵、文武百官及其家眷的车马绵延数十里,一眼望不到头。沿途卫所军队警戒,百姓跪伏道旁。
这是一次帝国心脏的艰难北迁。
路途遥远,风雪交加。年老体弱的官员在颠簸中病倒,娇生惯养的家眷怨声载道。
运河冰封,漕运受阻,补给一度出现困难。
朱棣本人也因风寒病倒了几日。
但迁都的意志如同钢铁洪流,不可阻挡。朱棣躺在御辇中,强撑病体批阅奏章,指挥调度,确保队伍不停前行。
永乐二十一年,四月。历经三个多月的长途跋涉,队伍终于抵达了北京。
当巍峨壮丽、气象万千的紫禁城终于出现在视野中时,疲惫不堪的队伍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这座凝聚了帝国意志、象征着永乐雄心的新城池,用它沉默的威严,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迁都大典在奉天殿前举行。
朱棣身着十二章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在庄严肃穆的礼乐声中,一步步踏上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汉白玉丹陛。
阳光穿透云层,洒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上,也洒在朱棣坚毅的脸上。
他站在奉天殿的最高处,俯瞰着广场上肃立的文武百官、勋贵宗室、外国使节。
以及远处隐约可见的北京城廓和更北方苍茫的燕山山脉。他的声音,通过礼官的传唱,响彻云霄:
“朕,承天景命,抚驭华夷!今迁鼎北京,控扼北疆,以固国本,以安黎庶!自今日始,北京为京师!”
“金陵为留都!朕在此昭告天地祖宗,昭告天下臣民——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明土!”
“凡敢犯我疆界者,虽远必诛!朕,与尔等,共守此门,共卫此国!大明江山,万世永昌!”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贺声,如同惊雷,滚过新都的每一个角落。
宣告着大明王朝正式进入了“天子守国门”的永乐北京时代。
这场迁都之争,以朱棣的绝对胜利告终。
它展现了这位永乐大帝无与伦比的意志力、铁血手腕和深远的战略眼光。
反对的声音被强力压制,江南的利益集团被迫低头。帝国的重心,无可逆转地移向了直面北方威胁的前线。
然而,代价也是巨大的。国库被彻底掏空,夏原吉等能臣一度下狱,朝堂裂痕需要时间去弥合。
南北之间的心理隔阂并未完全消除。迁都带来的经济、社会震荡,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发酵。
奉天殿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而坚定的光芒。
朱棣站在权力的巅峰,目光越过繁华初现的北京城,投向那广袤而危机四伏的北方。
他知道,迁都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才刚刚拉开序幕。
他用一场豪赌,将大明王朝的命运,牢牢地钉在了这片曾经属于胡虏、如今由他亲手夺回并守护的土地上。
喜欢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