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此番北征,龙威浩荡,必能摧枯拉朽。”
“然,陛下身边,除却丘福、朱能等虎将,还需一位身份特殊、能彰显陛下‘不忘功臣、宽仁大度’之人随行。’”
朱棣挑了挑眉:“哦?你举荐了谁?总不会是老二吧?”语气里带着点调侃。
“自然不是汉王。”陈兴嘿嘿一笑,吐出一个让朱棣都有些意外的名字:“我举荐了——曹国公,李景隆。”
朱棣微微一怔,随即失笑:“李景隆?九江?兴弟,你这是……”
他一时没明白陈兴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李景隆虽有功,但朝堂之上,民间之中对他评价极低,多以“草包”、“无能”、“叛将”视之。
陈兴收敛了笑容,正色道:“殿下明鉴。臣此举,自有深意,也有私心。”
他掰着手指头,条理清晰,声音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爽”劲:
“其一,堵悠悠众口!那些嚼舌根子的,总说九江公是靠着裙带关系和最后关头投机才保住富贵。”
“这次让他随军,就是让天下人看看,李景隆有大才,只是不忍天下大乱,仰慕陛下天命所归,才缴械投降。”
“陛下也从未忘记这位在关键时刻‘深明大义’的靖难功臣!”
“让他跟着大军走一遭,哪怕只是在御营里坐镇,这‘从征之功’就是板上钉钉!谁都知道给陛下卖命,绝不会被亏待!”
“也看看谁还敢说九江公是‘草包功臣’!”
陈兴语气铿锵,仿佛已经看到未来史官不得不给李景隆添上这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二,稳建文旧人!九江公身份特殊,他降了,代表了一部分建文旧臣的选择。“
“你重用他,哪怕是象征性的,也是在告诉那些心里还打着小鼓的人:只要真心归附,陛下既往不咎!”
“富贵可期!这比杀一百个人头都管用!” 陈兴眼中闪烁着政治智慧的光芒。
“准了!”
“陛下圣明”陈兴笑了,带着点小得意,
“九江这些年也憋闷,带他出去透透气见识见识陛下的龙旗所指,是何等气象!”
“也让那些北虏知道,陛下麾下,能臣猛将如云!”
三月后
漠北草原,天高云阔,大明龙旗猎猎作响,如同金色的洪流,在无垠的绿色海洋中坚定西进。
朱棣一身金甲,端坐于高大战马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前方。
在他庞大的御营队伍中,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曹国公李景隆。
他同样身着甲胄,虽非先锋猛将,却骑着御赐的骏马,位于皇帝中军仪仗附近,身份显赫。
陈兴的建议已成现实,李景隆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道无声的宣告:陛下未曾忘记任何一位功臣!
“报——!”斥候飞马而来,尘土飞扬,“陛下!前方胪朐河西百里,忽兰忽失温,发现瓦剌主力!”
“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三酋,率精骑三万,据山列阵,气焰嚣张!”
“哦?终于肯出来了?”朱棣嘴角勾起一抹冷冽而兴奋的笑意,眼中战意熊熊燃烧,
“传令!全军加速,直扑忽兰忽失温!朕倒要看看,马哈木给朕摆了个什么阵势!”
明军主力沿胪朐河西进,途中不断派轻骑侦察瓦剌动向。
大军滚滚向前,气势如虹。李景隆骑在马上,感受着脚下大地的震颤和空气中弥漫的铁血气息,心中百感交集。
多年未曾经历此等阵仗,兴奋与紧张交织。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努力维持着将门之后的气度。
目光不时扫过御驾旁那杆象征无上荣耀的龙旗。陈兴策马行在不远处,对他投来一个鼓励的眼神,仿佛在说:
“九江,稳住!今日便是你正名之时!”
瓦剌部署马哈木将精锐骑兵置于山顶,分左右两翼埋伏,企图居高临下冲击明军。
抵达战场,朱棣勒马远眺。只见忽兰忽失温山势连绵,瓦剌骑兵黑压压一片,如同盘踞在山巅的秃鹫。
马哈木显然精心布阵:
最精锐的具装骑兵置于山顶,阳光下甲胄森然;
左右两翼则依托山势密林,隐有伏兵,杀气腾腾。
他们占据地利,以逸待劳,显然想等明军仰攻疲惫时,再以雷霆万钧之势俯冲而下,一举击溃!
“哼,雕虫小技!”朱棣冷哼一声,眼中没有丝毫惧意,反而充满了洞悉一切的睿智和掌控全局的自信。
他环顾左右,声音洪亮,响彻三军:“瓦剌鼠辈,以为占了个山头,就能抵挡我大明天兵?痴心妄想!”
朱棣见瓦剌依山布阵,先派神机营向前推进,以火炮、火铳轰击山顶敌军,压制其攻势;
“神机营!”朱棣猛地一挥手中马鞭,指向那傲然的山顶,“给朕——轰平它!”
“得令!”神机营指挥使一声怒吼。刹那间,令大地颤抖的轰鸣声响彻云霄!
“轰轰轰轰——!!!”
数十门大将军炮、碗口铳、迅雷铳次第怒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