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六年,腊月。
应天府迎来了凯旋的大军,整个京城都沸腾了!
街道两旁挤满了欢呼的百姓,争相一睹扫平南疆、为大明天使复仇的雄师风采。
朱棣亲率文武百官,在奉天门外举行了盛大的献俘仪式。
胡一元、胡汉苍父子以及一干安南叛臣,被扒光了上衣,捆得跟粽子似的。
跪在冰冷的御道石板上,面如死灰。朱棣龙颜冷峻,看他们的眼神如同看蝼蚁。
“逆贼胡氏,篡国弑主,欺天罔上,设伏戕害朕之天使,罪不容诛!着刑部,依律严惩!”
朱棣的声音响彻广场,带着森然杀意。
等待胡氏父子的,将是极其残酷的极刑——凌迟,以儆效尤。
献俘完毕,便是论功行赏的大朝会。
“张辅居功至伟!由新城侯晋封为 英国公,食禄三千石,赐丹书铁券,子孙世袭!”
“沐晟稳定云南,配合进军有功,加禄米一千石,赐金银彩帛。”
朱高煦作为名义上的统帅,虽具体指挥不多,但汉王身份尊贵。
朱棣龙颜大悦,大手一挥:
“吾儿高煦,勇毅果敢,扬我国威!加岁禄万石!赐黄金万两,明珠十斛,良田千顷!”
赏赐丰厚至极,面子给得足足的,朱高煦志得意满。
“蓝玉随军南征,献策出力,勇毅不减当年!食禄五千,另……”
朱棣顿了顿,看向陈兴继续道:
“擢为神机营总训导官!专司神机营及京营火铳兵之操演、阵法革新!秩正三品,直隶兵部!”
蓝玉顶着花白的须发,挺直脊梁的站在那,听到赏赐食禄时,眼中平静如水。直到后面的任命一出。
他猛地抬头看向朱棣,又看向陈兴,花白的眉毛微不可察地抖了一下。
他明白,这既是信任,对于一个打了一辈子仗,渴望战场、渴望证明自己价值的老将来说。
能亲手调教大明最锋利的矛,此生无憾了!
他深吸一口气,出列,单膝跪地,声音洪亮而带着一丝沙哑的激动:
“老臣蓝玉,叩谢陛下天恩!定当竭尽残躯,为陛下,为大明,练出一支无敌火器雄师!”
这一刻,洪武朝那个叱咤风云的名将,仿佛又回来了些许神采。
“陈兴运筹帷幄,慧眼识才,监军得力,功莫大焉!”
“朕闻长兴之地,人杰地灵。特晋封卿为长兴公!食禄三千五百石”
长兴公!公爵!大明异姓爵位的顶峰!虽然陈兴早已富可敌国,但这个爵位代表的是无上的荣耀!
“臣陈兴,谢陛下隆恩!惟愿鞠躬尽瘁,以报天恩!”
他心里清楚,这公爵既是功劳簿,也是紧箍咒,以后得更卖力给老朱家打工了。
封赏完毕,年节的气氛也浓了。
永乐七年的春节,比往年更添了几分胜利的喜悦。
皇宫大宴,勋贵云集。烧刀子成了宴席上的绝对主角,烈酒入喉,驱散了寒意,也点燃了豪情。
朱棣兴致极高,频频举杯。朱高煦更是意气风发,拉着蓝玉、张辅等人拼酒。
蓝玉虽老,酒量不减当年,来者不拒,气氛热烈。
陈兴这位新鲜出炉的长兴公,自然也是焦点。
席间,朱棣借着酒意,拍着陈兴的肩膀笑道:
“长兴公啊,这太子太师的名头你从建文挂到现在,都快永乐七年了。”
“光拿俸禄不干活可不行!太子年纪大了,朕那大孙子今年九岁,正是塑造心性的好时候。”
“开春后,你就去文华殿,给朕好好教教他!你看他喜欢啥、该学啥,就教啥!不拘一格!”
陈兴心中一动,也好小瞻基还是很讨喜的:
“臣遵旨!定当尽心竭力,不负陛下所托!”
开春,冰雪消融。
陈兴这位新鲜出炉的“长兴公”兼“太孙师”,走进了文华殿东厢的懋勤殿。
九岁的朱瞻基,眉清目秀,眼神灵动,带着一股机灵劲儿。规规矩矩地向陈兴行了师礼:
“学生瞻基,见过长兴公老师。”
陈兴笑着摆摆手,很随意地坐下:
“太孙殿下不必多礼。陛下让我来,不是要板着脸教你念死书的。”
“咱们啊,怎么有趣怎么学,怎么有用怎么学。”
朱瞻基眼睛一亮,他这位姑爷爷,富可敌国,打仗厉害。还弄出烧刀子这种好东西。
一次课间休息,陈兴眼尖。瞥见朱瞻基的小太监袖子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动,还发出轻微的“唧唧”声。
陈兴心里跟明镜似的,历史上这位“蛐蛐天子”的爱好,看来是打小就有的。
他不动声色,等小太监退下,才笑眯眯地对朱瞻基说:“殿下,刚才……可是养了鸣虫?”
朱瞻基小脸一红,有点紧张,以为姑爷要责怪他玩物丧志,支支吾吾不敢答。
“哈哈,莫怕!”陈兴笑道,“鸣虫好啊!秋虫唧唧,也是天地生趣。老师我小时候也爱玩这个。”
朱瞻基眼睛瞬间瞪大了,难以置信:“姑……姑爷爷您也玩蛐蛐?” 他下意识说漏嘴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