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五年的上半载悄然过去。
烧刀子名满全国,陈兴的商业版图借此翻了一翻。
他又“借”了更多钱给大皇帝陛下,从债主变成大债主。
三段式也已走进军伍,但新式火枪还没太大进展。
不过陈兴相信,有了他提出的改进方向,加上古人的智慧,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时间眨眼间来到九月。
秋风卷过金陵城头,郑和的庞大舰队,缓缓滑入长江口。
应天府的码头早已人山人海,礼乐喧天。但迎接官员们脸上堆砌的笑容下,却藏着难以言说的心思:
百万雪花银撒向大海,若只换回些奇花异石,如何堵得住悠悠众口?
奉天殿上,朱棣高踞龙椅,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中肃立的衮衮诸公。
郑和一身簇新的麒麟服,风尘之色犹在眉宇,声音却洪亮沉稳,回荡在空旷威严的大殿:
“臣郑和,奉陛下诏谕,扬帆远海,宣威异域,今奉旨回朝复命!”
他的奏报在众人面前展开:
爪哇岛上不知天高地厚的部落头领,被雷霆之师碾为齑粉。
如今其国主正携重礼在会同馆外等候发落;
满剌加海面凶名赫赫的“海盗王”陈祖义,其旗舰连同数十艘匪船已被焚毁击沉。
匪首本人如同死狗般被铁链锁着,押在殿外;
更多的还是仰慕大明天威来朝贡的各国使臣。
苏门答剌、古里、榜葛剌、忽鲁谟斯等数十国,使臣捧着金叶表章,匍匐在龙旗之下。
献上最谦卑的颂词与贡物,只求一睹天朝上国的威仪。
“区区海寇,污秽之物,不配污了朕的眼。”朱棣的声音冰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着刑部验明正身,即刻押赴西市,明正典刑!传旨,宣各国使臣上殿!”
顷刻间,奉天殿成了寰宇万国的舞台。
肤色各异、服饰奇特的使臣们,在鸿胪寺官员的引导下,鱼贯而入。行着各自国家最隆重的礼节。
他们的目光,被这金碧辉煌、宏大无比的宫殿所震撼,流露出无法掩饰的敬畏。
接着看向那带回的奇珍异宝:
流光溢彩的西洋玻璃器皿,薄如蝉翼,晶莹剔透;
硕大浑圆的南洋珍珠,宝光莹润;
色彩斑斓的苏麻离青矿石,将为大明瓷器染上更绚丽的蓝色;
还有来自遥远阿丹国的“麒麟兽”——长颈鹿,被小心翼翼地牵入殿前广场!
它修长的脖颈优雅地伸向天空,斑斓的皮毛在阳光下闪耀着奇异的光泽。
温和而好奇的大眼睛环顾着这从未见过的宏伟景象。
殿中文武百官,纵是见多识广,此刻也忍不住发出压抑的惊叹,引颈观望,交头接耳。
仿佛置身于上古奇书《山海经》的世界。
一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磅礴气概,无声地充盈在每个人胸臆之间。
陈兴作为特许“旁听”的“大债主”,立在靠近殿门的光影里,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上前一步喝到:“天降祥瑞为大皇帝喝!”文武百官尽皆跪倒:
“陛下圣明!天降祥瑞。佑我大明!”
朱棣龙颜大悦,心想:陈兴还是贴心啊,这不咱的正统性又提高了。
大手一挥,内侍捧出已备好的丰厚赏赐清单:
锦缎千匹,瓷器万件,白银黄金不计其数,价值远超那些贡物十倍百倍。
各国使臣喜形于色,连连叩谢天恩。
退朝后,暖阁内檀香氤氲。陈兴侍立在侧,看着朱棣翻阅赏单,眉宇间是志得意满的舒展。
“陛下,”陈兴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切入这片祥和的氛围:
“天朝气象,万国来朝,诚然盛世景象。然……”
朱棣抬眼,带着一丝被打断兴致的询问:“嗯?说人话。”
“给的太多了,这不冤大头吗。”陈兴微微躬身,话语却直指核心:
“面子,终究要靠拳头打出来,而非靠金银堆出来。”陈兴心想老朱家还真是一脉相承的爱面子呢。
“今天厚赏,他们俯首称臣,改天要是朝廷不富裕,给少了。他们敢蹬鼻子上脸埋怨起来。”
朱棣放下赏单,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击:“依你之见?”
“与其赏赐,不如震慑!”陈兴抬起头,眼中光芒一闪:
“让各国使臣,看看我大明军容!”
“让他们亲眼看看,庇护他们安宁、令其恭敬献上贡物的,是何等的伟力!”
“准!”
次日,京郊神策门大校场。
各国使臣被安置在高高的观礼台上,下方是沉默如山的军阵。
当朱棣的御辇出现在点将台最高处时,三声号炮震天动地!
首先踏着鼓点而来的,是步卒方阵。
重甲步兵如山岳推移,铁甲铿锵,每一步都让大地震颤。
接着是骑兵的洪流。具装铁骑,人马皆披重铠,如同移动的钢铁堡垒。
马蹄声碎,卷起漫天烟尘,那排山倒海的气势,惊出一片抑制不住的抽气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