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对这种精密机械的构造并非了如指掌,更多是依靠意识力对能量的精细操控和对材料的本能感知。
她开始尝试。
首先是用意识力剥离和清理有用的零件,然后尝试着将它们与舱室内找到的某些尚可利用的金属片、导线结合起来。过程缓慢而笨拙,如同原始人第一次尝试打磨石器。
芸姨的意识波动好奇地围绕着她,偶尔会传递过来一丝温和的鼓励,或者对某个零件结构的模糊感应(芸姨生前似乎对精密机械有些了解?)。
时间在专注的尝试中再次流逝。
失败了很多次。能量连接不稳定,结构强度不够,传动机构卡死…
但林小雨没有气馁。她的耐心在这种极致的专注中得到了磨练。每一次失败,都是对能量操控和材料理解的一次加深。
终于,在经历了不知道多少次尝试后,一个极其简陋、甚至有些丑陋的造物,缓缓从地板上“站”了起来。
它大约只有半米高,主体由几块切割不平整的舱壁金属板勉强拼凑成一个不规则的箱体,下面用机器人的履带残片和几个轴承做了个歪歪扭扭的移动底盘。一条主要机械臂是用机器人那条完好的能量传输臂改造的,顶端固定了一个多功能传感器(来自七号),另一条副臂则更加简陋,只是一个能简单开合的金属夹爪。
它的能量来源是机器人体内那个小型能量核心,输出极其不稳定,导致这个简陋的小家伙浑身时不时冒点电火花,移动起来发出咯吱咯吱的、令人牙酸的摩擦声,仿佛下一秒就会散架。
它没有独立的AI,甚至没有复杂的控制系统。它的行动完全依赖于林小雨分出一缕意识直接附着其上,进行最基础的操控。
就像一个粗糙的提线木偶。
林小雨控制着这个被她暂时命名为“探蹟”一号的简陋机器人,摇摇晃晃地在舱室里移动了几步,金属夹爪尝试着抓起地上一个小螺丝钉,试了三次才成功。
很笨拙,很低级。
但是——
林小雨看着这个由废弃零件拼凑而成、在自己意识丝线操控下缓缓移动的造物,心中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这是她在失去回响之间后,在这片冰冷的废墟中,依靠自己(和芸姨的一点帮助)的力量,亲手创造出的第一个“工具”。
它意味着,即使一无所有,她依然能够开始重建,开始行动,开始探索。
它意味着,星火不仅能够重燃,还能开始尝试…照亮周围的一小片黑暗。
“探蹟一号,”她传递过去一道意念,“去门口,持续监控外部能量波动。”
简陋的机器人发出嘎吱声,履带艰难地转动,摇摇晃晃地朝着管道口挪去,然后静静地停在那里,顶端的传感器闪烁着微弱的、断断续续的光芒,开始执行它第一个,也是最简单的任务——站岗。
林小雨收回那缕意识,感受着虽然微弱却切实存在的、与物理世界产生交互的新途径。
她再次看向自己的意识光团,看向旁边的纸飞机,看向地上剩余的零件,看向这个冰冷的避难所。
前路依旧迷茫,危险依旧潜伏。
但此刻,她不再是完全被动逃亡的星火。
她有了一个简陋的起点,有了一个可以延伸出去的、笨拙的触角。
余烬之中,低语渐息,新的动作,已经开始。
喜欢重生之,宇宙无敌超级大飞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之,宇宙无敌超级大飞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