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瘫在那块硌屁股的大石头上,感觉自己这个近五万人的“创业公司CEO”当得是真他娘的累。不仅要考虑战略方向(比如往哪儿跑路比较安全),还得操心后勤保障(五万人张嘴要吃饭),现在更是要开始规划“企业融资”和“技术研发”了。
他掰着手指头算自己手里的牌:
武力?华雄本体90+,自己虽然灵魂是战五渣的社畜,但肌肉记忆还在,勉强算个二流高手,欺负小兵和低阶武将没问题,遇到关羽张飞那种顶级大佬还是得跪。
智力?自己就是个普通三国迷,玩过几款策略游戏,看过《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通俗版),跟诸葛亮、郭嘉、贾诩那些妖孽没法比,顶多算个“知道点历史走向的普通人”。
资源?目前最大的资本就是身后这四万多历经血战、对自己初步建立信任的西凉精锐。这是基本盘,不能丢。
技术?脑子里倒是有不少超越时代的知识,比如高度酒的蒸馏技术、改进造纸术、甚至一些基础的军事工程学概念…但这些都需要时间、人力和启动资金来实现。
“唉,任重道远啊…”张承叹了口气,“当务之急,是搞钱搞粮搞地盘,让兄弟们看到跟着我有肉吃,才能死心塌地。”
他首先想到的是招揽名臣良将。赵云这时候应该在公孙瓒那里吧?徐庶还在游学?太史慈是不是也在北方溜达?…但转念一想,自己现在顶着个“董卓麾下败将华雄”的名头,名声臭大街,人家正派人物凭什么来投靠?难道上去就说:“哥们,别跟刘备/曹操混了,跟我华雄干,保你吃香喝辣?”怕不是直接被打出来。
“算了,名将谋士暂时不想了,先苟发育,把基本盘弄扎实。”张承甩甩头,定下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啊不,是缓招人”的初期策略。
他坐直身体,开始下达一连串命令,展现出一个“优秀CEO”的素养。
第一件事,公关和战略忽悠…不对,是汇报工作。
“那个谁,笔墨伺候!”张承招呼一个识文断字的文书过来,“给相国写封信,语气要恭敬,感情要真挚!”
他口述,文书执笔:
“罪将华雄,泣血百拜相国座下:虎牢关之战,罪将本欲死守报效,然曹贼奸诈,绕袭洛阳。罪将闻讯,肝胆俱裂,恐相国有失,故率全军星夜回援。途中遭遇曹贼及联军主力前后夹击,血战竟日,虽毙敌无数,然自身亦损失惨重,无力突破重围抵达洛阳。为保全相国所赐精锐,不得已转战向北,欲往幽州之地,为相国牵制公孙瓒等叛逆(没错,就是那个带头冲阵的公孙瓒!)。彼既敢犯相国虎威,其治下渔阳等郡,理当由相国重新委任忠良。罪将不才,愿为相国镇守渔阳,与长安遥相呼应,使关东群丑首尾不能相顾!待罪将于幽州站稳脚跟,招兵买马,他日必为相国扫平河北,以报知遇之恩!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张承检查了一遍,满意地点点头。这封信,既解释了自己为啥跑路(是为了救您啊!),又说明了为啥没救到(敌人太狡猾,我尽力了!),还给自己找了个光明正大的发展方向(帮您打公孙瓒,开拓新根据地!),最后顺带要官(渔阳太守,方便行事)。逻辑通顺,情真意切,他觉得自己简直是个天才。
“找个机灵点的,把信送去长安…哦不,现在董卓可能还没到长安,送去洛阳也行,反正他能收到。”张承吩咐道。他估摸着,以董卓现在焦头烂额、急于寻找外部支撑的心态,加上李儒可能从战略角度考虑(在幽州插颗钉子牵制关东联军),同意他这个请求的概率不小。毕竟,一个空头太守的名号,换来一支可能在敌人后方搞事的军队,这买卖不亏。
处理完“总部汇报”,接下来就是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钱!粮!
他的目光投向了不远处的无极县城。甄家!三国时期着名的土豪,富可敌国那种!尤其是后来还出了个洛神甄宓,更是让这个家族名声大噪。
“兄弟们跟着我出生入死,现在人困马乏,粮草也不多了。”张承一脸“悲天悯人”地对左右将领说,“我决定,去向本地的贤达,甄家,‘借’点钱粮,以解燃眉之急。”
众将一听,眼睛都亮了。西凉军出身,对“借”这个字有着深刻而朴素的理解——通常跟“抢”意思差不多。顿时摩拳擦掌,纷纷表示愿意带队去“借”。
“胡闹!”张承板起脸,义正词严,“我们是什么军队?是正义之师!是王者之师!怎么能干那种强盗行径?我们要文明!要友好!要以德服人!”
众将面面相觑,有点跟不上都督的思路。以前跟着董太师或者李傕郭汜,不都是这么“借”的吗?
张承清了清嗓子,开始部署他的“友好借贷”计划:
“首先,大军在城外五里安营扎寨,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进城,更不许骚扰百姓!违令者,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