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关的僵持,对于关东联军而言是焦躁与无奈的煎熬,但对于洛阳城里的董卓来说,却是意外之喜。
当华雄坚守不出、屡挫联军锐气,甚至阵斩数名联军将领(虽然都是些无名之辈)的消息传回洛阳时,董卓正搂着宫女饮酒作乐。
闻听战报,他肥胖的身躯激动得颤了颤,将怀中宫女推开,抚掌大笑:“好!好一个华雄!真乃咱家的福将也!”
此前,他对华雄阵前那些“荒唐”举止亦有耳闻,本有些不满,但李儒却分析道:“岳父大人,华雄此举,虽看似怯战,实则深得兵法‘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之精要。联军气势正盛,避其锋芒,挫其锐气,方为上策。观其今日战绩,专挑弱者击之,提振己方士气,动摇敌军根本,并非一味死守,乃是良将之才。”
董卓对这位女婿兼首席谋士的话向来信服,加之战果摆在眼前,那点不快早已烟消云散。如今虎牢关稳如泰山,联军寸步难进,让他怎能不喜?
“赏!必须重赏!”董卓大手一挥,“让华雄知道,跟着咱家,有功必赏!”
数日后,天使带着董卓的嘉奖令和丰厚的赏赐,浩浩荡荡地来到了虎牢关。
关内将士听闻相国特使到来,且是来封赏他们的都督,个个与有荣焉,列队迎接的气氛格外热烈。
张承一身戎装,跪听诏令。
当听到自己被擢升为“中郎将”,与董卓集团核心将领李傕、郭汜、徐荣平级,饶是他早有心理准备,心脏也不争气地狂跳了几下。中郎将!这在汉末可是高级武职,能独当一面的标志!更让他惊喜的是,诏令中明确,目前虎牢关留守的五万西凉大军,暂时全部划归他华雄节制!
而李傕、郭汜因只带走了三千精锐,其缺失的兵额需自行招募补充。
“末将华雄,谢相国隆恩!必当竭尽全力,以报相国!”张承声音洪亮,带着恰到好处的激动与忠诚。
天使宣读完诏令,又命人抬上一箱箱的金银绸缎,珠光宝气,晃得人眼花缭乱。张承看着这些钱财,脑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
封官拜将,看似风光,但根基在于麾下这五万大军。李傕、郭汜被迫分兵,心中定然不满,已生嫌隙。若自己此时独吞赏赐,难免让将士寒心,认为主帅只顾自身富贵。反之……
他立刻做出了决定。
当晚,张承便在关内大摆筵席,并非庆祝自己高升,而是犒劳全军。酒至半酣,他站起身,走到那堆满财宝的箱子前,朗声道:“弟兄们!我华雄能有今日,全赖相国信任,更靠诸位弟兄用命!这些黄白之物,于我而言,不过是身外之物!今日,我便将它们分与诸位有功之臣!”
说罢,他亲自打开箱子,抓起大把的金银,毫不吝啬地分发给在场的各级将领和有功士卒。从副将、偏将到基层校尉、甚至表现勇猛的普通士兵,几乎人人有份。他分得极为公道,按照战功、职位,考虑周全,让人挑不出毛病,只觉得华雄仗义疏财,体恤下属。
“将军威武!”
“愿为将军效死!”
“跟着华将军,有肉吃,有钱拿!”
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原本就因为华雄的“战术成功”而士气高昂的军队,此刻凝聚力更是达到了顶点。将士们看着手中沉甸甸的赏赐,再对比之前李傕、郭汜时常克扣军饷、中饱私囊的行径,愈发觉得跟着华雄这位新晋中郎将,前途一片光明。
消息自然很快传回了洛阳,也传到了正忙着招兵买马的李傕、郭汜耳中。
李傕府内,郭汜气得一脚踹翻了案几:“华雄小儿!安敢如此!他凭什么与我们平起平坐?!还分走了我们的兵马!”
李傕脸色同样阴沉,他比郭汜想得更深:“此子不仅狡诈,更擅收买人心。他将赏赐尽数分与士卒,五万大军如今只怕只知华雄,不知你我了。相国此举…是在养虎为患啊!”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忌惮和怨恨。华雄,已成了他们必须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钉、肉中刺。
就在张承于虎牢关内巩固势力、收买人心之际,联军大营内的气氛却降到了冰点。
曹操坐在自己的营帐中,面色凝重。连日来,联军屡攻不克,粮草消耗巨大,各路诸侯互相推诿、保存实力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袁绍优柔寡断,袁术斤斤计较,孙坚因祖茂之死和对袁术的不满而消极怠工……再这样下去,不等华雄出来,联军自己就要散了。
“虎牢关天险,华雄又稳如老狗,深得守城之妙…强攻,损失太大,且未必能下。”曹操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这时,曹仁轻声道:“大兄,既然正面难破,何不另辟蹊径?”
曹操抬眼:“子孝有何高见?”
“华雄能稳守,一仗关险,二仗兵精粮足,三仗…洛阳无恙。若洛阳有失,他这虎牢关还有何意义?必成孤军!”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你是说…绕开虎牢关,直扑洛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