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有个靠山屯,屯子最西头住着个叫张老疙瘩的穷猎户。这张老疙瘩三十出头,父母早亡,又没讨到媳妇,独自守着两间破草房过日子。他虽精通射箭,可这些年山上野物越来越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这年腊月二十三,小年夜,北风刮得正紧,雪花飘得正密。张老疙瘩从炕席底下摸出最后几个铜钱,想到屯东头的老烧锅打壶酒暖暖身子。刚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破木门,就见雪地里蜷缩着个黑影,走近一瞧,竟是个冻得半僵的老头。
张老疙瘩心善,虽自家不宽裕,还是将老头扶进屋里,把仅剩的一把小米熬成热粥,一口口喂给他。老头缓过劲来,也不道谢,只眯着眼打量四周,见家徒四壁,不由皱了皱眉。
“老人家,这么冷的天,您怎么倒在雪地里?”张老疙瘩问道。
老头捋了捋稀疏的山羊胡,道:“老夫姓黄,是走山货的,本想抄近路去镇上,不想迷了方向,又崴了脚,多亏你相救。”
张老疙瘩见这黄老汉衣衫单薄,却能在酷寒中活下来,心里有些诧异,但也没多想。他见黄老汉脚踝肿得老高,便翻出祖传的草药膏给他敷上。
当夜,黄老汉就在张家住下了。张老疙瘩把热炕头让给老人,自己裹着破棉袄睡在草垫上。半夜,他被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惊醒,眯眼一看,只见黄老汉盘腿坐在炕上,对着一片破镜子挤眉弄眼,那镜中竟隐约有金光流动。
张老疙瘩心里一惊,想起屯里老人常说的“保家仙”故事,猜这黄老汉恐怕不是凡人,但也不敢声张,假装翻个身又睡了。
第二天一早,黄老汉的脚伤竟神奇地好了大半。他下炕活动活动筋骨,对张老疙瘩说:“你这后生心肠不坏,老夫承你的情。我略懂些医术卜算,你若有什么难处,可到后山那棵老槐树下烧一炷香,喊三声‘黄三爷’,我自会现身相助。”
说完,不等张老疙瘩回应,黄老汉便推门而去,身影一晃就消失在风雪中。
冬去春来,张老疙瘩的日子越发艰难。有天上山打猎,不小心从坡上滚下,摔断了腿。他想起黄老汉的话,便让邻居家小孩帮他去老槐树下烧香。
当天晚上,张老疙瘩正疼得迷迷糊糊,就见黄老汉飘然而至,手里拿着几贴膏药。贴上不过三日,断腿竟愈合如初。张老疙瘩千恩万谢,黄老汉却摆摆手:“举手之劳,不足挂齿。你好生休养,日后自有福报。”
说来也怪,自那以后,张老疙瘩的运气渐渐好了起来。上山总能打到些野物,还能采到罕见的药材。日子一长,不但吃饱了肚子,还攒下些银钱,把破草房修葺了一番。
屯里人见张老疙瘩时来运转,都啧啧称奇。有明白人点拨他:“你这怕是遇上保家仙了,好生供奉着,保你一世平安富贵。”
张老疙瘩便在后院设了个小神龛,逢年过节便摆上鸡鸭鱼肉供奉黄三爷。说来也灵,每次供奉后,总有些好事发生——或是打到肥硕的野兔,或是捡到值钱的山货。
转眼三年过去,张老疙瘩已是屯里小有名气的富户,还娶了邻村一个标致的寡妇为妻。这年朝廷征兵,屯里每户都要出丁。张老疙瘩虽是猎户,但箭法精准之名远扬,里正便举荐他做了屯里的武备教头,每月可领官饷。
这一来,张老疙瘩不但是富户,更成了官面上的人,在屯里地位陡升。以往对他爱答不理的屯长、乡绅,如今都称兄道弟起来。
升任教头那天,张家摆酒庆贺,宾客盈门。张老疙瘩喝得微醺,忽见一只毛色金黄的黄皮子从后院闪过,定睛一看,竟是黄三爷来了,忙迎进内室。
此时的黄三爷与三年前判若两人,身穿锦袍,腰系玉带,满面红光。他拱手贺道:“恭喜张教头高升!”
张老疙瘩连忙还礼:“全仗三爷庇佑。”
黄三爷笑道:“这是你自家造化。不过老夫今日来,是有事相求。”
“三爷请讲,只要我能办到,绝不推辞。”
黄三爷压低声音:“实不相瞒,老夫修行已满五百年,即将渡劫化形。只是天劫难测,想借你官威护体,不知可否让老夫在你家神龛旁暂住几日?待渡劫后,定有重谢。”
张老疙瘩满口答应:“三爷说哪里话,这是我应当报答的。”
当晚,黄三爷便住进了张家后院。奇怪的是,自那以后,张老疙瘩发现黄三爷对自己的态度越发恭敬,甚至有些卑躬屈膝。以往都是直呼其名,如今却一口一个“张老爷”;以往都是盘腿坐在炕上,如今却只肯坐凳子;以往说话随意,如今却每句都带着奉承。
张老疙瘩心里纳闷,却也不好询问。
这天,县里派来巡检大人视察武备。张老疙瘩作为教头,全程陪同。巡检见他武艺娴熟,治军有方,大加赞赏,当场许诺保举他做县尉。
消息传开,张家更是门庭若市。当夜,张老疙瘩回到家中,却见黄三爷早已备好酒菜等候。酒过三巡,黄三爷神秘兮兮地说:“张老爷前途不可限量啊!老夫有一孙女,名唤黄小仙,年方二八,貌美如花,若老爷不弃,愿许配为妾,日后黄家全族愿为老爷效犬马之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