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报纸递给老人,“您要是不信,可以去后厨检查,我们全程开放。”
老人半信半疑地跟着拉吉夫去了后厨,王公这才对史国栋低声说:“下次别让这种事发生——印度的宗教问题,比你们的麻辣锅底还容易‘烧起来’。”
开店第没几个月,张锐拿着财务报表冲进史国栋的办公室:“史总,德里税务局说我们的利润申报有问题,要查我们的账!”
史国栋接过报表,看到“应交税费”那一栏被圈了红圈,眉头拧成一团:“我早就说过,利润要及时转到孟买的外资银行,你是不是忘了?”
“不是我忘,是银行那边说,印度央行最近查得严,转账要等一周!”张锐急得直跺脚,“而且税务局的人说,要是三天内交不齐‘罚款’,就封我们的店!”
史国栋掏出手机,给辛格打了个电话:“辛格先生,税务局的人要查我们的账,你能不能帮忙协调一下?”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辛格的声音带着不耐烦:“我早就跟你说过,利润要走我的关系户银行,你偏不听。现在要解决也行,再给我2%的干股,我保证税务局的人再也不找你们麻烦。”
史国栋咬了咬牙——2%的干股意味着每年少赚几百万,但要是店被封了,损失更大。他刚要答应,拉吉夫突然打来电话:“史先生,别答应辛格!我认识孟买银行的行长,他可以明天就把利润转出去,而且税务局那边,我可以找王公出面——王公的儿子在税务局当副局长。”
挂了电话,史国栋松了口气,对张锐说:“明天就把利润转到孟买银行,再让拉吉夫联系王公的儿子——印度的关系网,比我们的火锅产业链还复杂,得找对人才能走通。”
半年后,川渝味道在印度开了300家店,康诺特广场的银锅店每天都要预约,老德里的铝锅店也排着长队。
这天,史国栋在银锅店视察,看到一个穿西装的男人点了四份毛肚,还特意要求加双倍树椒底料。
“先生,双倍树椒会很辣,您确定要加吗?”服务员小心翼翼地问。
男人笑着说:“我在伦敦吃过你们的店,就喜欢这个辣度!印度的火锅要么太淡,要么太咸,只有你们的味道正宗。”
史国栋走过去,递上一张名片:“我是这家店的老板,要是觉得辣度不合适,可以随时调整。”
男人接过名片,眼睛一亮:“你就是史国栋?我是印度IT公司的CEO,想跟你合作开加盟店——我在班加罗尔有很多资源,保证能赚钱。”
史国栋刚要答应,张锐突然跑过来,压低声音说:“史总,老德里的铝锅店出问题了——当地的黑帮要收‘保护费’,不然就砸店。”
史国栋皱了皱眉,对IT公司CEO说:“合作的事明天再谈,我得去老德里看看。”
到了老德里的铝锅店,黑帮头目正拿着铁棍敲桌子:“每个月交5万卢比保护费,不然就别想开门!”
史国栋刚要说话,拉吉夫突然从门外走进来,手里拿着一把手枪:“你知道这家店是谁罩着的吗?王公的侄子!要是敢动这里,你就别想在德里混了!”
黑帮头目脸色一变,赶紧收起铁棍:“我不知道是王公的人,我这就走!”
看着黑帮头目跑远,拉吉夫对史国栋说:“印度的生意就是这样,高端店靠王公,低端店靠黑帮——你得两边都打点好,不然就像火锅没了底料,没味道。”
史国栋点点头,看着店里排队的人群,心里突然有了个想法:“下次开加盟店,要分两种模式——高端店找富豪合作,低端店找当地的小老板合作,这样既能保证利润,又能减少麻烦。”
当晚,史国栋在酒店里看着财务报表,发现半年内赚的利润已经通过孟买银行转到了国外,他松了口气——印度挣钱印度花的俗话,终于被他打破了。
但他也知道,在印度做生意,就像在麻辣火锅里捞毛肚,既要小心烫,又要找对地方,不然随时可能栽跟头。
“史总,班加罗尔的IT园区里,至少有二十万白领等着吃正宗火锅!”IT公司CEO阿尼尔把平板电脑推到史国栋面前,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办公楼分布图,“我选的店面就在园区中心,租金虽然贵,但每天的客流量能破千。”
史国栋指尖划过屏幕上的店面平面图,目光停在“后厨区域”的标注上:“阿尼尔,这里必须隔出独立的清真操作间,而且所有食材要从德里的中央仓库运过来——班加罗尔的本地供应链我不放心,万一出了食品安全问题,砸的是川渝味道的招牌。”
阿尼尔端起桌上的拿铁,笑着点头:“没问题!我已经跟园区管委会谈好了,他们会给我们开通食材运输绿色通道。不过……”他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些,“园区里有个叫帕特尔的地产商,他说想参股30%,不然就不让我们装修。”
张锐刚要拍桌子,史国栋却按住他的手,对阿尼尔说:“你帮我约帕特尔明天见面,我倒要看看,他想要的是合作,还是敲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