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05章 说服**
香港,中环,苏氏集团总部大楼顶层会议室。
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旁,坐着苏氏家族的核心成员与智囊团。气氛比几天前更加凝重,空气中弥漫着雪茄的烟雾和一种无声的角力。苏梓晴坐在父亲下首,面前摊开着整理好的资料,她的背脊挺得笔直,眼神清澈而坚定。
苏父,苏耀宗,这位执掌苏家航运与地产帝国数十年的掌舵人,缓缓吐出一口烟圈,目光扫过在场的几位族老和资深顾问,最后落在女儿身上。
“梓晴,你转达的陈昊的看法,我们都仔细讨论过了。”苏耀宗的声音沉稳,带着久居上位的威严,“不可否认,他在商业上的眼光,尤其是几次关键投资上,展现出了惊人的预见性。这也是我们愿意坐在这里,继续听你阐述的原因。”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审慎:“但是,这一次,他所描绘的图景太过骇人。全球性的金融海啸……这关系到苏家几十年积累的基业,关系到旗下数万员工的饭碗,我们不能仅凭一个‘预感’,就轻易动摇根本。”
一位头发花白的族叔接口道,他是负责家族传统航运业务的元老:“是啊,梓晴。美国楼市是有问题,但要说会引发连锁反应,拖垮全球,是不是太夸张了?我们的船队业务目前运转良好,亚洲区内贸易还在增长。”
另一位负责金融投资的顾问也推了推眼镜,语气理性而保守:“陈先生的观点在逻辑上是成立的,但概率学上,这种极端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依然偏低。我们苏家的投资向来以稳健着称,贸然跟随一个如此激进且高风险的做空策略,恐怕……”
苏梓晴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她知道,家族的顾虑合情合理。直到所有人都表达了看法,她才缓缓站起身,走到了会议室前方的投影幕布旁。
“父亲,各位叔伯,顾问先生。”她的声音清晰而冷静,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我理解大家的谨慎。所以,今天我不再转述陈昊的‘预感’,我带来了一些我们初步收集到的,来自市场一线的数据和迹象。”
她操作电脑,幕布上开始显示一系列图表和数据,风格与“风暴项目”报告如出一辙,但经过了她精心的提炼和简化,更侧重于宏观趋势和警示信号。
“请大家看这几组数据。”苏梓晴用激光笔指向图表,“这是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拖欠率(Delinquency Rate)和止赎率(Foreclosure Rate)的最新季度数据。请注意,不仅仅是低信用人群(Subprime),甚至连信用评级较好的Alt-A级贷款,拖欠率也在快速攀升。这不是局部问题,这是地基正在被掏空的迹象。”
图表上陡峭上升的曲线,让在座的几位对金融不甚精通的族老也皱起了眉头。
“再看这个,”苏梓晴切换画面,显示出贝尔斯登旗下两只对冲基金寻求援助的相关新闻报道和分析,“华尔街的巨头已经开始受到影响。这不是小打小闹,这是第一块松动的砖石。流动性,这个金融市场的血液,已经开始在某些局部出现凝固的迹象。”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看到了一些人眼神中的变化,从纯粹的质疑,开始掺杂了思索和一丝不安。
“陈昊提出的,并非要我们苏家立刻抛售所有资产,全面做空。”苏梓晴适时地调整了策略,语气变得更具说服力,“他的建议是,动用一部分‘边缘’资金,购买一份‘保险’。这份保险,就是针对那些他认为最脆弱环节的CDS合约。”
她再次切换画面,显示出CDS的简单运作原理示意图。
“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为我们持有的部分与美国房地产市场关联度较高的资产,购买一份违约保险。如果危机没有发生,我们损失的只是有限的‘保费’。但如果危机真的如他所料爆发……”苏梓晴的声音在这里加重,“那么这份保险带来的赔付,将不仅能覆盖我们可能遭受的损失,甚至能带来巨大的超额回报,成为我们在危机中收购优质资产、壮大自身的‘弹药’!”
这个“保险”的比喻,比单纯的“做空”更容易被保守的家族成员所接受。风险被限定在“保费”范围内,而潜在收益则被赋予了“危机中求发展”的战略意义。
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几位智囊开始低声交换意见,族老们则看着图表,若有所思。
苏耀宗掐灭了雪茄,目光深沉地看着女儿:“你需要多少资金?具体如何操作?”
苏梓晴心中微松,知道父亲已经动摇了。她报出了一个相对保守的数字,大约是苏家可动用现金流的百分之五到八。
“操作将由‘昊资本’的专业团队负责,通过多层离岸结构匿名进行,确保安全和隐蔽。我们只需要提供资金,并承担有限的保费损失风险。”她补充道,“陈昊强调,这不是赌博,这是基于严密数据和逻辑推演的风险对冲与战略布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2004:打造湖人新王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2004:打造湖人新王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