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但每个人利用时间的效率却截然不同!
有人的一个小时值20R,有人一分钟值20R,有人一秒钟值20R,创造价值尺度和比较维度显然也不一样。
当天空中的月亮从缓缓隐去身形,天空渐渐泛起鱼肚白的时候。
时间一分一秒中流逝,眨眼间便已到了早上的9点钟。
从凌晨1:30到早上9点,7个半小时,在华新航天制造部门与工程制图部门的相互协作下,这台总零件从7000多个缩减到1178个零件的新型液氧甲烷发动机便组装成型了!
关键它还是一款极致系统集成与一体化的液氧甲烷机。
这是一种工程管理上的奇迹。
也是一种工程调度上的奇迹。
如果是一般管理团队加一般的工程调度,如此多且密集的技术论证,实验论证,设计工程,优化工程,材料选择,材料改性,材料测试,等等的工作量,要把这么多新型材料拼凑在一起,还要研发这么一款堪称不可能的发动机,并且要让它们实现协同工作,这难度堪称绝望!
打底要25年起步,大概率都搞不定!
可能项目到最后就烂尾了。
但如果是北青藤来的精英管理团队加北青藤的精英工程调度,配合上足够的资金/人才/技术/政治资源,打这么一场硬仗,起码也要10年!
但消耗的资源绝对超乎想象!
而且还不能保证55%以上的成功率。
华新航天的零部件匹配,远程安装实时指导,井然有序的配合,都离不开佳宇时时刻刻用摄像头盯着他们的行为,矫正他们的行为,适时发现并根据个人情况调整适合岗位!
这才有可能实现这么高效的调度。
这款新型的甲烷机能做到从最开始的骨架如同堆积木般,一层层往上叠加零件,组成一个整体:
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计算并验证各种材料的性能。
而这类科学计算不需要很高的实时数据同步性能,因此佳宇在19号拿到新型材料库的当天,就利用在全球的几亿台家用电脑肉鸡和移动端肉鸡进行了分布式计算,统筹了仿真数据。
完全分析了这些材料的理化性质以后再对这些材料的核心用途做了个大致区域划分。
佳宇紧随其后的一部分工作就是不断分派任务给网络拓扑图上的节点,再由这些节点逐一向下发布任务。
每个节点负责的任务还有所区别。
比如,解决异构性的任务匹配:不同终端设备的性能,状态,网络环境各不相同,要让它们一起工作。
再比如,解决不可靠与动态变化:应对节点的重启,关机,掉线等等人为或非人为因素。
这一切都依赖于佳宇最大的优势:信息的统筹能力与无死角的面-包围。
围绕一个点,它可以瞬间理解并高效地设计无数个不同维度的面去覆盖这个点,从而找出一个最优匹配解。
它擅长多线程,多任务,多信息的管理,跟踪,执行,反馈,调整!
这就给分布式计算的统筹赋予了无与伦比的效率与极大的调优空间。
完成了发动机核心材料的选择与理论计算以后,就是核心工作的设计了!
设计这个工作,尤其是对于发动机的设计工作,还是从来未有过的极致系统集成与一体化的液氧甲烷发动机,可以说佳宇是所有能利用的资源都利用上了。
找星空论坛的定向性任务发布,一些技术交易暗网,谍报暗网的悬赏它都有过相关的对接工作,而映射到现实,它的触手直接伸向了很多发动机公司现实中的离线文档。
理论设计完成以后,才是真正的方案设计。
从星空世界论坛不同的团队手里拿到了不同结构的设计以后,佳宇就针对性进行了组合仿真计算,并将得到的结果用在了最终的最终方案上。
最终才能有这七个半小时的成果!
其实这些零件的组装,反而成为了一件极度简单的事。
不过,佳宇尽管不是人类,但是它却非常清楚人类的优势特征!
熟悉,熟练,创新,创造对于人类而言,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当下华新的人与它的调度还处于一个初级的磨合状态,它需要循序渐进来安排工作。
事实上,在它的理论预计中,华新航天第一批12名终生员工,将会给华新带来无与伦比的正面影响是。
现在的这12名员工,在佳宇看来,他们只发挥出了正常人类0.1%的潜力。
首先,大家能来华新上班,多少都有点航天技术院校的专业底子。
再加上大多都是20出口的年轻人,没那么多顾虑。
所以投入的精力应该远远超过200%才对!
不过对于在华新航天干了一整晚的人来说,他们可没有佳宇的多核思维。
他们只知道,他们低头时天还是黑黢黢的,月亮都还在,抬头的时候,窗外的太阳已经日上三竿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电脑里有个神级文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的电脑里有个神级文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