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驿馆夜宴藏机锋,长街杀阵隐刀兵。
才道圣旨能护体,哪知暗箭更伤情。
话说西门庆、耶律云水、买买提三人,前一刻尚在运河粮船上深陷重围,眼看就要被乱箭穿心,不料峰回路转,当朝宰相赵鼎携圣旨而至,不但赦免前罪,更赐金牌令其奉玺入觐。霎时间,形势逆转,那王通判、李天霸等虽心有不甘,却也不敢违逆圣旨,只得悻悻退去。
当下赵鼎命人将西门庆一行接入镇江驿馆安顿。这驿馆乃官家接待往来要员之所,位于城西僻静处,高墙深院,戒备森严。赵鼎亲自坐镇,调派亲兵把守各处门户,又延请名医为白仁兴诊治箭伤。那白仁兴本已伤重,全凭一股忠义之气支撑,如今见西门庆转危为安,心神一松,顿时昏厥过去。幸得名医施针用药,至夜半方悠悠醒转。
西门庆沐浴更衣,褪下那身沾染米尘汗渍的粗布衣衫,换上赵鼎所赠锦袍,虽连日奔波消瘦不少,但眉宇间那股英气愈发逼人。耶律云水亦是梳洗整齐,恢复本来容貌,虽荆钗布裙难掩天姿国色。买买提守在门外,如铁塔般纹丝不动,那双环眼却不住扫视四周,显是经过日间变故,更加警惕。
掌灯时分,赵鼎在驿馆花厅设宴,为西门庆压惊。席间并无外人,仅有赵鼎、西门庆、耶律云水及作陪的镇江府一位老成持重的通判。酒过三巡,赵鼎屏退左右,低声道:“西门官人,今日之事,你可知其中凶险?”
西门庆放下酒杯,正色道:“若非相公及时赶到,我夫妻二人早已命丧运河。这圣旨来得蹊跷,还望相公明示。”
赵鼎捻须叹道:“官家虽深居九重,亦知江湖风波恶。那秦桧......”说到此处,他顿了顿,瞥了一眼窗外,方继续道:“秦相在朝中势大,耳目众多。你携玉玺北上的消息,早已传入临安。若非青萝夫人冒险通过宫中旧识直达天听,官家尚被蒙在鼓里。”
耶律云水插言道:“妾身听闻,秦桧与金人暗通款曲,这玉玺若落在他手,岂非......”
赵鼎急忙以指抵唇,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压低声音道:“夫人慎言!此等话语,出你口入我耳,绝不可为第三人道也。”他叹了口气,“官家虽下旨召你入觐,但这一路上,秦桧党羽必不甘心。今日那王通判,便是秦桧门生。李天霸的漕帮,也与黑莲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西门庆闻言,心头一紧,道:“如此说来,即便有圣旨金牌,前路依然凶险?”
赵鼎点头:“正是。老夫此番奉密旨南下,明为巡查漕运,实为接应于你。但秦桧老奸巨猾,岂能不知?他必已布下天罗地网。这驿馆虽安全,却非久留之地。依老夫之见,明日一早,便启程北上,日夜兼程,早日抵达临安面圣,方为上策。”
西门庆沉吟片刻,道:“相公所言极是。只是我还有几位兄弟失散在外,那牛天罡今日在码头制造混乱,引开官兵,方才解了我等之围,如今不知下落。还有龟山岛的芦里漂、水生子等人......”
赵鼎道:“这个不妨,老夫已派人四处打探。若寻得他们,自会安排接应。当务之急,是你须安然抵达临安。玉玺在身,便是最大的靶子啊!”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面金牌,递给西门庆,“这是御赐通行金牌,沿途关隘见此牌如见圣驾,不得阻拦。你务必贴身收藏,万不可遗失。”
西门庆双手接过,但见那金牌沉甸甸的,上刻“如朕亲临”四字,四周龙纹环绕,在灯下熠熠生辉。他小心收入怀中,贴身藏好。
正当此时,忽闻驿馆外传来一阵喧哗。买买提推门而入,低声道:“将军,外面来了几个乞丐,非要见赵相公,说有紧急军情禀报。”
赵鼎眉头一皱:“乞丐?何等模样?”
买买提道:“为首的是个老乞丐,瘸着一条腿,却带着几个精壮后生,不似普通叫花子。”
赵鼎与西门庆对视一眼,皆感诧异。赵鼎道:“让他们进来,但要仔细搜查,不可携带兵刃。”
不多时,买买提引着四人进来。果然如他所言,为首的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乞丐,衣衫褴褛,左腿微跛,满面风霜,但一双眼睛却精光四射。身后跟着三个年轻乞丐,虽故意弄得蓬头垢面,但身形挺拔,步履沉稳,显是练家子。
那老乞丐进得厅来,目光在众人脸上一扫,最后定格在赵鼎身上,躬身行礼:“草民叩见赵相公。”声音沙哑,却中气十足。
赵鼎打量他片刻,忽然眼睛一亮:“你...…你莫非是‘铁拐李’李老三?”
老乞丐微微一笑:“不想相公还记得草民这个废人。”
赵鼎急忙起身,亲自扶起老乞丐,对西门庆道:“西门官人,这位乃是二十年前名震江湖的‘铁拐李’,曾随宗泽老元帅抗金,一条铁拐不知打死多少金兵。后来不幸中箭伤了腿,才退出军旅,隐姓埋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清河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清河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