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众人陷入沉思,许平继续道:“还有个有趣的现象。除了已知原因,某些被忽视的因素同样关键。”
“闭关锁国固然导致技术落后,但1840年那场战争更讽刺——现代火炮对长矛军的碾压式胜利,竟让这个王朝又苟延残喘六十年。要说真正的掘墓人,当属曾剃头!”
“当年其部下曾提议:既然京城那位已无实权,何不率湘军直取京师?数万精锐改朝换代,未必不能成事。但曾剃头以‘不可为’推拒,反倒博得‘内圣外王’的美名。”
楚云天突然插话:“他当真不具备 条件?”
许平摇头:“非不能也,实不愿耳。关键在于局势—— 老太太手段高明,早培养了他的学生李中堂组建淮军。若师徒兵戈相向,淮军战力不输湘军,何况 绝非庸主?”
“这场潜在的内战不止关乎师徒反目,更将引发惨烈厮杀。 的棋局,从来下得精明。”
许平环视众人,缓缓开口:说个简单的例子。当年八国联军打进京城时,在一个库房里发现了八十挺机关枪。
这些机枪比现在的歪把子更老式,但都是重机枪。要是当时把这些机枪架在城头,对着汹涌而来的湘军扫射,会是什么结果?
众人面面相觑,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许平摆了摆手:历史往往暗藏玄机,表面看似模糊,实则脉络清晰。我们看到的只是表象,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逻辑。
后来建立了民国又如何?关键还得看 训练的新军实力。就连孙先生也未必能与之抗衡。
历史总是在反复中前进,这种轮回与历史进程密不可分。
许平喝了口茶,继续说道:历史的转折有时只是选择题,答案可能对也可能错。但我坚信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终将复兴。
从秦始皇算起,两千五百年来,我们这个国家始终屹立于世界之巅。涌现过无数杰出人物,这就是我们的底气。
楚云天皱眉道:回顾历史,我们确实了不起。但关键在于,我们究竟是怎样的民族?
许平答道:有位留着辫子的老先生说过,华夏人自古就认为这片土地是世界的中心,追求的是天下大同。
无论追求什么,我们都具备强大的韧性。这种传承数千年的特质,让我们在任何困境中都能保持乐观,终将与世界强国比肩。
许平突然笑道:即便暂时落后,我们终将在各个领域与世界一较高下!
“几千年来,我们从未在这件事上失手,既然如此,又何必在意?我们不在乎,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许平正兴致勃勃地讲述着那些热闹的见闻,而另一边的高粱红却已听见了鬼子的咒骂声。那些刺耳的叫嚷令她既困惑又震惊!
好在她迅速稳住了心神。电光火石间,她左手持刀割断绳索,整个人如蝙蝠般轻盈跃起,又如断线的风筝,倏地飘向深洼处。
坠落之际,她精准地掌控着方向,绳索断裂的刹那,她已如夜行的飞蝠,没入无边的黑暗。
头顶传来阵阵怒骂与拉扯绳索的声响,夹杂着“八格牙路”的吼叫,枪声随即炸开——突突突!分不清是机枪还是三八大盖, 尽数倾泻在悬崖上,回声激荡,震得高粱红耳膜生疼。
别无选择。她奋力抓住岩壁,将刀子楔入石缝,一手紧攥怀中的,另一手死死扣住凸起的岩石……总算暂时脱险。然而这份安稳,来得并不轻松。
显然,鬼子早有埋伏。此处虽非预设的伏击点,却有巡逻兵驻守。只是这些士兵并非行家,未能察觉深洼的风险——对高粱红而言,这反倒成了生机。
夜更深了。四周静得能听见针尖落地、露珠从树叶滑落的声响。高粱红懊恼至极:若早知此刻万籁俱寂,绳索便不会被卡住,她本可全身而退……
喜欢亮剑:开局黑云寨,爆兵四十万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亮剑:开局黑云寨,爆兵四十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