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听得入神,半信半疑。许平继续道:“原理并不复杂。就像农家灶台连通火炕,烧饭时热气顺烟道暖炕。暖气不过是将其规模化,以水管替代烟道,热水循环供热罢了。”
众人恍然,纷纷点头。
"那就简单了!每家每户装上能散热的铁片,用铁管串联起来,最后接入地下主管道,通到专门烧热水的锅炉房。"
"一个锅炉房能供应整片住宅区。慢慢改造升级,把多个小区、居民区,特别是城里达官贵人的宅子都连成管网。"
"只要在大烟囱下集中烧火,就能同时给十户、百户、千户甚至万户供暖。这就是暖气系统,你们觉得如何?"
四人连连点头:"原来不是各家自己烧,而是统一供应千家万户?"
许平挥了挥手:"原理就是这样,这东西叫暖气。听说东北新京那边,这种坑道和煤气管道已是城市标配。"
"只要买带暖气的房子,缴纳费用,冬天就能享受供暖。有钱人、贵族,甚至普通中产家庭都能用上。"
这番话让朱传武、楚云天兴致勃勃,连丁伟和孔捷都对视一眼。西北地区冬天能烧暖炕就不错了,可山上连柴火都紧缺......
许平描述的东北景象令众人心生向往。楚云天望向许平,眼神询问:我们将来也能实现吗?
许平摆摆手:"北方应该没问题,南方就难说了......"
许平忽然笑道:"衣食住行不过如此。将来还能大力发展铁路公路,让咱们这穷山沟变成通衢要道。"
"到那时这里不再是战场,而是美丽的家乡。游客会来看油菜花、秋收景象,参观大沽镇战斗遗址,岂不有趣?"
众人纷纷翻白眼——这些远景听得耳朵起茧了。许平大笑:"所以别让我谈未来,反正和你们想的差不多!"
"就像田头歇晌的农夫,非要猜皇帝吃什么。一个说皇后用金锅烙饼,另一个说皇上扛金锄头种地,可笑不可笑?"
这话逗得大家发笑。楚云天叹道:"实在是闲得慌......鬼子迟迟没动静,倒成了块心病!"
“或许今晚,或许明晨,我们可能就要在战场上拼杀,甚至牺牲。在那之前,说些让人心怀希望的话,这不算过分吧?”
许平的目光扫过朱传武、楚云天,又转向丁伟和孔捷。
“现实确实如此。完全不去憧憬未来,未免太不切实际。但若只谈未来,我只愿一切越来越好。”
“不谈将来,只说过去。这三千五百年间——不必追溯更久远的五千年——我们的历史已足够辉煌。多少入侵者被我们击溃!小鬼子不过是其中之一,既非开端,亦非终结。”
“据史料记载,十年前中原曾发掘出一处遗址,出土了上万枚残片。正是这些残片,揭开了许多尘封的历史。”
“那些残片,旧时称作‘龙骨’,你们可曾听闻?”
见四人纷纷摇头,许平摆了摆手。
“这是我在战前看到的报道,约莫是1927年的事。那时民国初立,一位考古学家——实则是位商人——在中原的药铺里发现一种入药的‘龙骨’。”
“所谓龙骨,实为龟甲。因历史上并无真龙,便以此称之。但不止龟甲,还有兽骨、半月板等,形似瓦片,且刻有文字。”
“那位商人兼考古学家察觉此物独特,遂购得十余片研究。他发现这些骨甲经火烤后,会产生特殊纹路,甚至出现裂痕。”
众人面面相觑,许平继续道:“关键在于,单独一片不足为奇,但将多片拼合,裂纹竟似文字!这便是甲骨文,而非什么龙骨。”
“药铺称其磨粉可治咳嗽、小儿惊厥,故冠以‘龙骨’之名。”
“这位先生将文字篆刻下来,并收购了剩余的一百余片。”
“随后他联络同行与考古学者,筹集资金四处收购,最终发现这些文物出土于中原地区!”
“自此我们逐渐确认了一段历史,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得以证实!”
“至少在三千五百年至四千年前的殷商时期,文明已然存在。史书常提夏商周三代,但夏商的具体面貌无人知晓——而这就是商朝的实证!”
“从商朝延续至今,无论历经四千五百年还是三千五百年,这些文字始终传承!”
“后续又在该地发掘出上万片文字载体,最终定名为甲骨文,即‘龙骨’的由来。史籍对此确有记载。”
“随着大量文物出土,一位传奇女将军浮出水面——商王武丁之妻妇好,既是王后又是名将!”
许平环视众人道:“历史长河中不乏巾帼英雄,比如这位妇好。”
“她率军击溃西方入侵者,若当时战败,或许今日我们的血脉与文化早已改变。”
楚云天笑道:“这说法未免夸张。”
许平正色道:“但这片土地上的儿女历来不惧外侮。看看我们的山河——黑土红壤,雪域高原,白色牦牛徜徉其间。若非博览群书,我亦难想象华夏之广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亮剑:开局黑云寨,爆兵四十万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亮剑:开局黑云寨,爆兵四十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