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ci)
“这帮人把三国奉为圭臬,幕府将军的权术、军队的建制,全照着书里描摹。”许平想起后世岛国人对三国的狂热,鼻腔里哼出半声笑,又迅速敛住神色,“所以你看,要琢磨透鬼子,得先明白他们骨子里刻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逻辑。”
他蘸着酒水在桌上画了条歪扭的线,“有个野心勃勃的幕府将军,嫌弹丸之地憋屈,盯上了大陆。元代没跨过的海峡,他想逆着走一遍——先吞高丽,再图华夏。”
“四百年前那场侵略,就是这么个路数。”
角落里传来茶盏重重磕碰的声响。有人嘀咕:“合着咱们反侵略的账,得从万历年间算起?”
许平竖起一根手指,“当时高丽被打得哭爹喊娘,大明派李如松带着火炮驰援。偏逢雨季,炮车陷在泥里动弹不得。”他忽然咧嘴一笑,“等两军终于照面,你猜怎么着?明军压根不玩花活,炮轰完骑兵碾,骑兵撤了步兵捅——这套‘炮轰步兵冲’的战术,后来倒被鬼子学了个十成十。”
他朝朱传武的方向扬了扬下巴,“不信问小鱼儿,鬼子打仗就这两板斧。至于师承三国还是李如松?”酒碗在掌心里转了半圈,“谁知道呢。”
“那一仗直接打到了高丽王城,当时倭寇已经准备撤退,大约有四万多人试图逃跑,但最终被拦截,约两万人被困在王城的东北角,被团团围住!”
“这些残兵主要龟缩在一座碉堡里负隅顽抗。李如松见状,直接放话:‘既然不降,那就等着瞧!’随后明军调来火炮,将整座碉堡点燃!”
楚云天、孔捷、丁伟和朱传武都瞪大了眼睛看向许平,满脸难以置信——这不会是在瞎编吧?
许平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你们觉得我在胡扯?两万多人挤在一座碉堡里,想想那场面!等他们真想投降时,明军压根不给机会,直接一把火烧到底!”
“结果更骇人的还在后头——大火连烧数日,里头的人全被煮成了肉汤。据说方圆五百里内,整整一个月都飘着烤肉的焦糊味,熏得人直犯恶心!”
这下众人手里的茶水瓜子顿时不香了,甚至有人差点吐出来。孔捷盯着许平直皱眉:“这也太邪乎了吧?”丁伟沉默不语,楚云天却搓着手兴奋道:“好家伙!对付倭寇还有这种狠招?让我想起金陵那档子事了……”
许平耸耸肩:“现在的倭寇怕是早忘了这茬,但史书可记得清清楚楚。经此一役,他们安分了足足几百年,直到闭关锁国那会儿。”
“乾隆年间,西洋人的舰船撞不开东方大门,却阴差阳错漂到了倭寇的老巢。这帮殖民者转悠一圈,发现这破地方穷得叮当响,顶多当个补给港,便懒得占领。可倭寇却从中嗅到机会,开始拼命偷师西洋技术。”
“折腾了七八十年,他们搞出个什么维新变法,硬是把架空两千多年的 给捧回了权力中心!”
“国家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此时他们的实力已超越我们,但强大并不意味着根基稳固。当时我们拥有四万万同胞,而他们总人口不过几千万……”
“他们心知肚明,我们才是真正的大象,他们不过是渺小的蚂蚁。因此,他们一方面继续渡海西行求学,企图超越我们,甚至妄想成为所谓的‘东亚之光’。”
“另一方面,他们不断派人潜入我们的领土,甚至渗透至高丽,妄图再度侵占。后来的事你们都知道了——高丽首先沦陷,我们在一场海战中惨败!”
“我们最引以为傲的舰队在海上一败涂地,成就了他们的辉煌。失去高丽屏障后,他们逐步蚕食,鬼子的手段确实狠辣。”
“他们不仅占领高丽,还以此为跳板,源源不断向东北进军。”
“那时有两大帝国并立,一是毛熊,二便是鬼子!”
“东北的老帅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这段历史人尽皆知。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们的实力已在暗中壮大!”
喜欢亮剑:开局黑云寨,爆兵四十万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亮剑:开局黑云寨,爆兵四十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