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阁的密室里,浮尘在窗棂透进的微光中缓缓游动,空气中弥漫着旧书卷特有的干燥气息。马小玲跪坐在紫檀木桌前,指尖轻轻拂过一本泛黄的族谱,纸页边缘早已脆化,稍一用力便可能碎裂。族谱的封面上,“驱魔龙族”四个篆字用朱砂写成,历经岁月冲刷,依旧透着沉静的红。
她翻到最后几页时,动作蓦地一顿。那几页纸用特殊的朱砂写就,字迹力透纸背,仿佛带着某种沉重的诅咒——“驱魔龙族血脉限制:天生阴气缠身,修炼至地仙境界必遭‘阴阳劫’,阴阳失衡者魂飞魄散,纵观千年,突破天仙者寥寥无几。”
更让她心头一震的是后面的注解,墨迹因年代久远而有些模糊,却足以辨认:“血影门叛徒马玄,本为驱魔龙族第二十七代传人,因惧阴阳劫,盗取家族秘宝堕入邪道,以人血滋养阴气,终成一代邪修。”
马小玲的指尖微微发凉。她想起外婆临终前的叹息,说驱魔龙族的路越走越窄,不是因为敌人太强,而是血脉里的枷锁太沉。那时她还不懂,此刻看着族谱上的字迹,才明白那份沉重——原来祖辈们并非天赋不足,而是从一开始就被血脉里的阴气困住了脚步。
“阴阳劫……”她低声重复着这三个字,目光扫过桌上的三本书籍。左边是蓝布封皮的《驱魔龙族秘录》,记载着家族世代相传的符咒之术;中间是泛黄的《灵符咒典》,书页间夹着她多年来画符的心得;右边是从昆仑墟借来的《阴阳调和诀》,据说出自上古仙人之手,专门讲解阴阳二气的平衡之道。
三本书籍摊开在桌上,仿佛三条不同的路。马小玲盯着书页上交错的字迹,忽然握紧了拳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
她走出密室时,天色刚过正午。守护阁的演武场上,李玄正在指导弟子们修炼,金丹灵力在他掌心流转,化作点点金光融入弟子们的体内。况天佑则坐在场边的石阶上,擦拭着那柄陪他征战多日的桃木剑,阳光下,他手臂上的金色战纹泛着柔和的光。
“李玄,借你的金丹灵力一用。”马小玲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李玄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快步走到她面前:“马师姐是想……”
“我要模拟阳气。”马小玲点头,目光转向况天佑,“天佑,你的灵尸气属阴,也借我试试。”
况天佑放下桃木剑,站起身来:“需要我怎么做?”
接下来的三个月,守护阁的后山法坛成了马小玲的专属修炼地。法坛中央被她刻上了巨大的阴阳鱼图案,黑鱼眼处嵌着一块吸纳月光的阴玉,白鱼眼处则镶着聚阳石,日夜吸收着日月精华。
每日清晨,当红日刚跃出地平线,李玄便会来到法坛,运转金丹灵力,将纯粹的阳气注入聚阳石中。金色的灵力顺着阴阳鱼的纹路流转,在法坛上空形成一道淡淡的光晕,温暖得如同春日阳光。马小玲站在白鱼图案上,双手结印,引导着阳气在体内游走,感受着那股与自身阴气截然不同的力量,每一次流转都让她经脉微微刺痛,却也让她对阳气的理解更深一层。
而当夜幕降临,月光洒满法坛时,况天佑便会接替李玄。他运转《无垢尸心诀》,将灵尸气注入阴玉中,黑色的气流顺着纹路游走,带着一丝僵尸特有的凛冽,却因他心性纯正而毫无邪祟之气。马小玲移步到黑鱼图案上,引导着阴气在体内循环,与白日吸收的阳气相互触碰、试探,寻找着两者共存的平衡点。
最初的日子里,阴阳二气在她体内冲撞,常常让她痛得浑身冷汗。有一次,阳气失控灼伤了她的经脉,她的手臂瞬间布满了细密的血痕;还有一次,阴气反噬,让她整整三天都畏寒不止,连指尖都泛着青紫色。
李玄看着心疼,忍不住劝道:“马师姐,要不先歇歇?强行融合阴阳二气太危险了。”
况天佑也皱着眉:“实在不行,我们再想别的办法。”
马小玲却只是摇了摇头,擦掉额头的冷汗,目光依旧坚定:“驱魔龙族困在这道坎上千年了,我不能停。”
她调整了方法,不再急于求成,而是从基础符咒入手。她试着用阳气画“镇邪符”,发现符咒的威力竟比往常强了三成;又用阴气画“净身符”,竟能更快地驱散邪祟留下的秽气。渐渐地,她摸索出规律:阳符刚猛,适合攻击;阴符柔和,擅长净化,若能让两者交融,或许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个月后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与最后一丝月光在天际交汇,马小玲终于站在了阴阳鱼图案的正中央。她深吸一口气,左手食指与中指并拢,快速在空中画符——那是一道“阳符”,随着她的动作,聚阳石散发出耀眼的金光,太阳之力如潮水般涌入她的指尖,符咒在空中凝为实体,泛着炽热的白光。
紧接着,她右手画出“阴符”,阴玉瞬间亮起幽蓝的光,太阴之精顺着她的指尖流淌,符咒在空中成形,带着清冷的寒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马小玲,带系统斩僵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马小玲,带系统斩僵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