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珍珍将手掌轻轻按在石碑上。她掌心的守护印记忽然亮起,一团柔和的绿光顺着她的指尖渗入石碑,像是有生命般在石纹中游走。很快,石碑底部浮现出三条纹路:一条如利剑般锋锐,代表驱魔堂;一条似禾苗般舒展,代表守护堂;一条像书页般平整,代表传承堂。这三条纹路在碑底缓缓交缠,最终形成一个闭环,将整个石碑稳稳圈住。
“无论在哪一堂,”珍珍收回手,绿光在她掌心慢慢消散,“都别忘了我们为何而战。不是为了令牌上的纹样,也不是为了堂口的界限,而是为了身后的人间烟火,为了那些需要我们守护的人。”
话音刚落,一道淡金色的光幕突然在众人眼前闪过,一行行文字悬浮在空中,只有阁主与长老们能看见——
【系统提示:触发主线任务“完善教派规制”!目标:三个月内完成三堂职能划分,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确保运转流畅。奖励:守护阁气运提升,学员修炼速度增加10%。失败:内部权责混乱,被邪派抓住漏洞渗透。】
马小玲看着光幕上的文字,眼中闪过一丝凝重,随即又化为坚定。她知道,这不仅是系统的任务,更是守护阁长治久安的根基。
三堂分治的揭牌仪式定在半月后,那天恰逢山下村落的集市日。天刚蒙蒙亮,守护阁的弟子们就开始忙碌起来:驱魔堂的弟子在阁门两侧布下简易的结界,防止闲杂人等闯入;守护堂的弟子提着药箱,正在给前来看热闹的村民检查身体;传承堂的弟子则在广场上摆开长案,将整理好的基础符咒典籍摊开,供有兴趣的村民翻阅。
当马小玲亲手揭开“驱魔堂”“守护堂”“传承堂”三块匾额上的红布时,檐角的铜铃再次响起,这一次的声响更加清亮,仿佛能穿透云层。
就在这时,阁门外传来一阵喧哗。众人回头望去,只见首任守护堂长老——那位曾被李玄在尸潮中救下的老农,正带着十几个村民往阁里走。老农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短褂,腰间系着草绳,手里拄着一根枣木拐杖,脸上的皱纹里还沾着些许泥土。他身后的村民们抬着一个巨大的竹筐,筐里装满了颗粒饱满的灵米,米粒上泛着淡淡的白光,那是凝聚的愿力。
“陈长老,马阁主!”老农大笑着上前,拐杖在青石板上敲出笃笃的声响,“这是我们用你们教的法子种的第一茬灵米,你看这颗粒,比往年饱满多了!”他从筐里抓起一把灵米,米粒在他粗糙的手掌中滚动,那层淡淡的白光蹭在他的掌心,带来一阵温暖的触感。
“以后啊,”老农把灵米放回筐里,拍了拍手,“守护阁的粮食,我们包了!你们护着我们,我们也得让你们吃饱饭,有力气打那些坏东西!”
陈长老走上前,看着筐里的灵米,眼眶微微发热。这些日子,守护堂的弟子们每日下山,教村民们如何引灵脉之水灌溉,如何用符咒驱赶啃食禾苗的精怪,村民们学得认真,哪怕是七十岁的老婆婆,也会拿着画符的朱砂在田埂上画简单的护苗符。
驱魔堂的阿夜站在一旁,看着灵米上的愿力微光,忽然想起自己断臂那天,是山下的张婶用草药给他包扎,是李玄背着他往阁里跑。那些曾经被他守护的人,此刻正用他们的方式回应着守护。
传承堂的李玄翻开一本刚整理好的典籍,书页上记载着古老的守护咒语,此刻在他眼中,这些文字仿佛与村民们脸上的笑容重合了。
马小玲望着那筐闪烁着愿力的灵米,又看了看三堂弟子们脸上若有所悟的神情,心中豁然开朗。真正的秩序,从不是冰冷的规矩和刻板的划分,而是当每一个人都明白“守护”二字的分量,当杀伐者懂得为何而战,当民生者知晓为谁而劳,当传承者清楚要延续什么——这些看似分散的力量,便会因为同一份信念,紧紧联结成不可撼动的人心之墙。
喜欢我,马小玲,带系统斩僵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马小玲,带系统斩僵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