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棋与潘又安是青梅竹马,二人感情深厚,在封建礼教的重重束缚下,他们勇敢地走到了一起。在那个男女大防极为严格的时代,年轻男女之间的自由恋爱是被绝对禁止的,稍有不慎便会遭受严厉的惩罚。然而,司棋毫不畏惧这些规矩,她大胆地与潘又安在大观园中私会,享受着属于他们的甜蜜时光。这种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枷锁、追求真爱的勇气,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极为罕见的。
第七十一回,他们的私情被鸳鸯无意撞见。潘又安吓得连家也不敢回,匆忙逃走。司棋得知此事后,又气又怕,生了一场重病。但她的愤怒并非针对潘又安的懦弱,而是恨封建礼教的压迫让他们的爱情如此艰难。在鸳鸯的劝解下,她的身体逐渐康复,而她对潘又安的感情却丝毫未减,依然坚守着这份爱情。
抄检大观园时,司棋与潘又安的来往信件和信物被查出,私情彻底败露。她被撵出了大观园,回到家中又遭到母亲的打骂,母亲还想将她许配给别人。但司棋坚决不从,她对自己的感情忠贞不渝,认定了潘又安就是自己一生的伴侣,绝不会再嫁给他人。她曾对母亲说:“我是为他出来的,我也恨他没良心。如今他来了,妈要打他,不如勒死了我。一个女人配一个男人。我一时失脚上了他的当,我就是他的人了,决不肯再失身给别人的。”这番话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了她敢爱敢恨的坚定态度。
后来,潘又安发了财回来找司棋。司棋满心欢喜,以为终于可以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了。她苦苦哀求母亲成全他们的感情,然而母亲却坚决不同意。在这种绝望的情况下,司棋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撞墙而死,用自己的生命扞卫了这份爱情。她的表哥潘又安也被她的深情所感动,随后用小刀抹了脖子,与她双双殉情。
司棋的爱情悲剧令人痛心疾首,但她在封建礼教下勇敢追求爱情的精神却令人敬佩不已。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和坚定,她的敢爱敢恨在那个压抑的时代里犹如一道耀眼的光芒,照亮了人们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尽管她最终未能逃脱悲剧的命运,但她的爱情故事却成为了《红楼梦》中一段永恒的传奇。
3.对主子忠诚、有担当
司棋对主子迎春的忠诚与担当,在书中有诸多体现。迎春生性懦弱,被下人欺负也是常有的事,司棋便常为她出头。在“累金凤事件”中,迎春的攒珠累丝金凤被奶妈偷去赌钱,这对迎春来说是很重要的物件。迎春却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不愿追究。司棋得知此事后,气愤不已,她带着绣桔等丫头去找奶妈理论。她言辞犀利地质问奶妈,要求归还金凤,还指责奶妈的偷窃行为。她对奶妈说:“姑娘的东西,你怎么敢私自拿去赌钱?这不是偷是什么?”在她看来,维护迎春的财物和尊严是自己的责任,不能让下人如此欺负迎春。
还有一次,迎春的丫鬟们在园子里与其他丫鬟发生口角,对方仗着人多势众欺负迎春这边的人。司棋听闻后,立刻赶过去,她站在丫鬟们身前,毫不畏惧地与对方对峙。她大声说道:“你们不要以为我们姑娘好欺负,就可以随意撒野,今天这事必须有个说法。”她的强硬态度让对方不敢再轻易造次,成功维护了迎春丫鬟们的权益,也间接维护了迎春的面子。
司棋忠诚和担当的性格形成有其原因。一方面,她在迎春身边多年,主仆之间有了深厚的感情。迎春虽然懦弱,但对司棋也有一定的信任和依赖,这让司棋觉得自己有责任保护迎春。另一方面,她在贾府中作为迎春的大丫头,有一定的地位和权力,她认为自己应该为迎春撑起一片天,不能让迎春受委屈。而且她性格刚烈,看不惯那些欺负弱小的行为,迎春的软弱更激发了她保护迎春的决心。她把维护迎春的利益当作自己的使命,在贾府复杂的环境中,始终坚守着这份忠诚与担当,成为了迎春身边最可靠的人。
4.有一定的特权思想和鲁莽之处
司棋身为贾迎春的头号丫头,掌管紫菱洲事务,在贾府丫鬟群体中地位较高,这使她产生了一定的特权思想。她习惯了以较高的姿态行事,认为自己的要求理应得到满足,别人都要对她恭敬有加。
“砸厨房事件”便是司棋特权思想和鲁莽行为的典型例证。她想吃鸡蛋羹,便打发小丫头去厨房索要,当柳家的以鸡蛋短缺为由拒绝时,她立刻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在她看来,自己作为迎春身边的大丫头,要一碗鸡蛋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柳家的不应拒绝。这种想法正是她特权思想的体现,她没有考虑到厨房的实际情况,只认为自己有权力得到想要的东西。
随后,她带着小丫头气势汹汹地来到厨房,不问青红皂白,喝令小丫头动手砸东西,“凡箱柜所有的菜蔬,只管丢出来喂狗,大家赚不成”。这种行为极其鲁莽,完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她没有给柳家的解释机会,也没有想过这样做会带来什么后果,只是凭借一时的怒气行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