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6个60公分直径的6米高度的圆柱形腔体内--则是储存着5种颜色的小球丸,这种小球丸--直径2~3公分,就是被狮族称为延生丸的哪种,后经了解,其实就是一种高效的治伤病强身体的药丸。
总之,地下的6个60公分直径6米高的圆柱形腔体--就是6个小医药丸的储存仓库,而那个2米直径6米高度的圆柱形腔体--则就是个能源池小圆球的储存仓库。
上面所说的是原始状态的星锚点的总体结构。
现在的现状是:我们已取出了在石阵中心的、圆石柱上平面中心位置的小管口内的哪根圆锥棒、并把这根圆锥棒变小了,现在这根圆锥棒的外型尺寸是:长1米,上平面直径3公分,下平面直径2公分。
另外,我们还把所有的银蓝色的小圆球和5种颜色的小药丸--都取出来了--除了满额装备了4个狮族的飞轮,其余的都被我收藏了。
下一步的打算、我是这样想的:
地上部分的巨石阵--就不搬了…这里地处沙漠中心、搬这么笨重的石柱--实在太费劲…不划算。
再说--这巨石阵既然已被发现,必定还会有人要来找的,要是什么也找不到--就太玄幻了,说不定反而有人会疯狂的在满蓝星里乱找…留点石柱在这里、给人一点把柄、使人有研究可做了--至少暂时可安稳了。
当然,地下部分的东西,也不能全部拆走。这是出于如下的2点考虑:
1、这个星锚点、是狮族的前辈大能--它们称之为尊主的那么一个家伙布设的。据说这家伙是从它的尊主蓝星出发--要寻找另外的、更加宜居的蓝星,才离开了原住地的。
它出来时带了30个飞轮--每个飞轮承装着1万口狮子--这么一个庞大的团队…找到我们这个蓝星之前已找到过2~3个蓝星了,发现我们这个蓝星后,放下了6个飞轮、建了6个珠锚点、一个星锚点…然后又继续去寻找其他的蓝星了--据说它有7个蓝星目标…
所以我想--如果把这个星锚点完全拆了、万一在那一天、这位狮族的大能又回来了、找不到这个星锚点了,可能就不怎么好看了--
所以,在这里至少该留点东西,能让狮族的大能找得到、判断得出来是因为有变化了…这就会使它的后续做法会正常一点了。
2、对于我们人族的钻研和发掘能力,我们是心知肚明的,除了正常的、还有更多的投机变异因素…所以我还是不想公开这里的全部秘密--我想的是:把这里的地下部分--改造成一个狮族的珠锚点、又带有部分星锚点的痕迹…同时,在这里留下地上部分的巨石阵…
我初步的看法:珠锚点和星锚点的区别--主要是中心点设置的发射或接受信息的能力--有大小之分。这里发射和接受信息的渠道--不是电磁波、也不是光波、声波、而是量子纠缠的--缠波?我不知道有没有缠波这一说,反正我的感觉就是:这种信息的传递和接收,遵循的是同质可缠、可缠即可传的原则--
各种材料只对同质材料产生可缠性、不受距离远近的影响--只受同质材料能发出的可缠性信息的强弱的影响…
所以,我想在这里保留一个珠锚点,是出于这么一种判断:只要不是用同质的材料发出可缠的信号、它就不会回应、也就发现不了它、搜锁不住它--
而在这里设珠锚点所用的材料,是只有我有、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因此,我的布局计划是:只把地下0~44米的所有管道都拆除、带成品走。还有--6个小药丸的仓库和1个能源池小圆球的仓库--也都拆除、带原料走。
在地下60米的水平面以下的6根辐射状布局的小管道--就不拆了,还要在这个辐射区的中心位置布设一个有能源池小圆球的小阵--也就是珠锚点…
我认为:以目前我们人族的能力,对我设置珠锚点所用的材料…还不可能有同质的可缠的材料、做成的探测工具,所以用常规的电磁波、声波、光波设备…是无法探查到60米深的地底下是有这种珠锚点布局的。
不知道--我的这一想法…以当前国内的顶尖水平、可不可以予以验证一下?
讲到这里,阿三停下来了,在等待回答。
一阵沉默…
还是汪副局长先发声了:我觉得--可以用摇感卫星去实测一下的…
苏院士也开口了:阿三老大,我理解了…这个验证对您的设想意味着什么,这样--我们最快--需要在4~5小时后,才能组织实施一次对您现在所在位置的遥感探查--不知来得及吗--
阿三刚想答话,老二的声音在阿三的脑子里响起来了:老公,东南偏南方向有三个亮点向我们移动过来了--
紧接着,微微的声音也在阿三的脑子里响起来了:不对--老公,这次是前面三个亮点,后面还有三个亮点,两组亮点相距约10公里--他们的移动速度是…大约0.72公里/秒,约280秒后可能到达这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缠神阿三缠成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缠神阿三缠成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